| 第1章 概述 | 第1-11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8页 |
| ·转向机构研究概述 | 第8-9页 |
| ·本文的工作 | 第9-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 第2章 多轴转向汽车的转向特性分析 | 第11-25页 |
| ·概述 | 第11页 |
| ·阿克曼原理 | 第11-12页 |
| ·多轴转向汽车的转向原理 | 第12-14页 |
| ·同一转向轴的内、外轮转角关系 | 第12-13页 |
| ·不同转向轴的同一侧车轮的转角关系 | 第13页 |
| ·考虑侧偏角后的转角关系 | 第13-14页 |
| ·转向梯形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14-21页 |
| ·平面梯形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14-15页 |
| ·空间梯形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15-21页 |
| ·齐次变换矩阵 | 第15-16页 |
| ·空面梯形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16-21页 |
| ·纵向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21-24页 |
| ·纵向传动机构的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 ·第二轴车轮转角α_2随第一轴车轮转角α_1变化的实际值 | 第22-24页 |
| ·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多轴转向汽车的优化设计 | 第25-40页 |
| ·优化设计思想和方法 | 第25-26页 |
| ·优化设计的发展概况 | 第25页 |
| ·机械优化设计的定义与作用 | 第25-26页 |
|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三要数 | 第26-27页 |
| ·优化问题的分类及问题的最优解 | 第27-28页 |
| ·优化方法 | 第28-31页 |
| ·黄金分割法(0.618法) | 第28-30页 |
| ·惩罚函数法 | 第30-31页 |
| ·Powell法 | 第31页 |
| ·优化设计的运算工具 | 第31-33页 |
| ·C语言出现的历史背景 | 第33页 |
| ·C语言的特点 | 第33页 |
| ·转向机构的优化模型 | 第33-38页 |
| ·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模型 | 第34-37页 |
| ·纵向传动机构的优化模型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转向机构运动分析及优化设计在重型越野车上的应用 | 第40-54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ZJ30钻机底盘转向中心的计算 | 第40-44页 |
| ·ZJ30钻机底盘简介 | 第40-41页 |
| ·转向中心的计算思路 | 第41-43页 |
| ·实际计算 | 第43-44页 |
| ·七轴转向汽车的转向原理 | 第44-45页 |
| ·转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45-52页 |
| ·计算思路 | 第45-46页 |
| ·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46-49页 |
| ·纵向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 第49-52页 |
| ·结论 | 第52-54页 |
| 第5章 虚拟样机技术及ADAMS在多轴汽车转向中的应用 | 第54-72页 |
| ·概述 | 第54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范围 | 第54-55页 |
| ·ADAMS软件简介 | 第55-59页 |
| ·ADAMS软件的模块 | 第56页 |
| ·ADAMS的约束库 | 第56-57页 |
| ·ADAMS的设计流程 | 第57-58页 |
| ·ADAMS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 第58-59页 |
| ·ADAMS在多轴汽车转向中的应用 | 第59-71页 |
| ·建模 | 第59-63页 |
| ·测试车轮转角 | 第63页 |
| ·仿真 | 第63页 |
| ·用ADAMS验证优化结果 | 第63-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附录1 CCS转向机构运动分析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