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摘要 | 第1-6页 |
二、 关键词 | 第6-7页 |
三、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四、 英文关键词 | 第9-10页 |
五、 引言 | 第10-11页 |
六、 正文 | 第11-40页 |
第一部分 理论探究 | 第11-15页 |
(一) “个性化作文”教学支持条件 | 第11-12页 |
(二) 心理学依据 | 第12-13页 |
(三) “个性化作文”提出的背景 | 第13页 |
(四) 理论界定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观念转变 | 第15-17页 |
(一) 变注重思想立意为提倡个性与才智的张扬 | 第15-16页 |
(二) 变“要我写”“教我写”为“我要写”“导我写” | 第16页 |
(三) 变注重谋篇布局为提倡自我表达 | 第16页 |
(四) 变注重摹写仿效为强调独立创新 | 第16页 |
(五) 变注重强化训练的数量为注重强化训练的过程 | 第16-17页 |
第三部分 教学途径 | 第17-23页 |
(一) 利用有意义写作理论提倡有意义写作从生活体验中提炼个人与众不同的真实感受 | 第17-18页 |
(二) 张扬自我鼓励反映个性化的点滴生活经历 | 第18-19页 |
(三) 功夫下在先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表达独创意识 | 第19页 |
(四) 启发想象、联想扩展个性作文的思路 | 第19-21页 |
(五) 培养求异思维拓宽个性作文的天地 | 第21页 |
(六) 设题新颖灵活引导抒发个性化的审美情感 | 第21-22页 |
(七) 悉心指导促进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爱护体现个性化的话语倾向 | 第22-23页 |
(八) 打破常规模式提倡使用个性化的表现手法 | 第23页 |
第四部分 从探究写作心理与阅读心理出发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的修改 | 第23-25页 |
(一) 写作者依据写作心理进行自我检查与自我修改 | 第23-24页 |
(二) 同学间公开交流从阅读心理角度互相修改 | 第24-25页 |
(三) 综合调控突现个性教师指导帮助修改 | 第25页 |
第五部分 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以兼容并包的审美意识去正确归因赏识评价学生作文 | 第25-40页 |
(一) 创设民主宽松的评价环境培养兼容并包的审美意识 | 第26页 |
(二) 利用归因效应提高作文评价的实效性保护学生个性写作的积极性 | 第26-27页 |
(三) 作文评价的级向比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呈渐进性发展为学生拓宽自由写作发展的空间 | 第27-28页 |
(四) 以“真实”为核心加强作文外因素的评估实现以人为本的写作目标 | 第28页 |
(五) 鼓励为主赏识评价搭设以学生为主角的写作舞台 | 第28-29页 |
(六) 作文评价指标 | 第29页 |
(七) 结束语 | 第29-30页 |
(八) 注释 | 第30页 |
(九)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十)附表 | 第32-37页 |
表1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 第32-34页 |
表2个性化作文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4-35页 |
表3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37页 |
(十一)材料综述 | 第37-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