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苹果粗皮病的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发病症状 | 第13-14页 |
2 苹果粗皮病和锰毒的关系 | 第14页 |
3 锰毒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3.1 锰元素的基本性质 | 第14页 |
3.2 土壤中锰的含量和分布 | 第14-15页 |
3.3 锰的土壤化学及其植物有效性 | 第15页 |
3.4 植物的含锰量及其分布 | 第15-16页 |
3.5 锰的生理功能 | 第16-17页 |
3.6 植物对锰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 第17页 |
3.7 锰毒害的生理机制 | 第17-19页 |
3.8 锰和其他矿质元素的相互作用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土壤条件对苹果粗皮病发生得影响 | 第23-32页 |
第一节 研究地区的自然概况 | 第24-25页 |
第二节 试验林的土壤特点 | 第25-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页 |
1.1 材料的采集和制备 | 第25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2.1 牟平土壤铁锰的含量 | 第25-26页 |
2.2 栖露土壤锰、铁的含量 | 第26-28页 |
2.3 土壤pH的变化 | 第28-29页 |
2.4 不同土壤锰浓度与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关系 | 第29页 |
3 讨论 | 第29-31页 |
4 结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苹果的锰含量对苹果粗皮病影响的研究 | 第32-4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1.1 材料 | 第32-33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4-38页 |
2.1 叶片锰含量对苹果粗皮病发生的影响 | 第34-35页 |
2.2 树体不同部分锰含量和苹果粗皮病的关系 | 第35-37页 |
2.3 不同锰浓度处理对苹果IBN的影响 | 第37-38页 |
3 讨论 | 第38-39页 |
4 结论 | 第39-40页 |
第五章 不同品种苹果粗皮病发病情况的比较研究 | 第40-4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页 |
1.1 材料 | 第40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40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40-45页 |
2.1 树体内锰的分配 | 第41页 |
2.2 树体内锰的变化 | 第41-45页 |
2.3 不同施锰量对苹果粗皮病的影响 | 第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4 结论 | 第47-48页 |
第六章 苹果粗皮病发生过程中植物体内氧化还原活性的变化 | 第48-5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0页 |
1.1 材料 | 第48-49页 |
1.2 测定方法: | 第49-50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50-56页 |
2.1 过氧化物酶对苹果IBN的影响 | 第50-53页 |
2.2 过氧化氢(H2O2)与苹果IBN的关系 | 第53页 |
2.3 抗坏血酸与IBN的关系 | 第53-54页 |
2.4 根系还原力的变化 | 第54-55页 |
2.5 叶片膜透性的变化 | 第55-56页 |
3 讨论 | 第56-57页 |
4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七章 锰在苹果树皮中的分布特征 | 第58-6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8-59页 |
1.1 材料 | 第58页 |
1.2 分析测定方法 | 第58-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2.1 苹果粗皮病细胞的一般观察 | 第59-60页 |
2.2 苹果IBN细胞内锰的存在形式及其鉴定 | 第60页 |
2.3 苹果细胞内元素的X-能谱定位分析 | 第60-65页 |
2.4 苹果树皮内离子的微域分布 | 第65-67页 |
3 讨论 | 第67-68页 |
4 结论 | 第68-69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版图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