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自动调整论文

工控PC/104型32位微机励磁装置的研究与开发

中文摘要第1-7页
第一章 概述第7-15页
 1.1. 励磁调节装置的主要作用第7-12页
  1.1.1. 控制发电机机端电压在给定水平第7-8页
  1.1.2. 合理分配并列运行发电机组无功功率第8-9页
  1.1.3. 提高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的稳定性第9-12页
 1.2. 国内外励磁装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12-13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第二章 WLZ微机励磁方案第15-27页
 2.1. PC104产品简介第15页
 2.2. PC104系列产品的主要特点第15-16页
 2.3. 硬件组态第16-17页
 2.4. 核心板件及技术特点:第17-23页
  2.4.1. 主控-CPU板第17-19页
  2.4.2. A/D/A转换板-AD406板第19-20页
  2.4.3. 开关量I/O板-DM5810板第20-21页
  2.4.4. 数字脉冲形成板-CDT800板第21-23页
 2.5. 软件平台第23-27页
  2.5.1. PC104系统软件资源及利用第23-24页
  2.5.2. 目标系统评估及预期第24-27页
第三章 任务及任务调度第27-38页
 3.1. WLZ微机励磁装置任务实施控制体系构成第27页
 3.2. 中断及中断技术第27-29页
  3.2.1. 中断的基本概念第28页
  3.2.2. 中断技术在励磁装置中的应用第28-29页
 3.3. 多任务实时控制体系第29-38页
  3.3.1. 主循环体框图第31-33页
  3.3.2. 循环体内LCD程序框图第33-34页
  3.3.3. 通用中断子程框图第34-35页
  3.3.4. 专用3ms中断子程框图第35-36页
  3.3.5. 专用10ms中断子程框图第36-37页
  3.3.6. 专用20ms中断子程框图第37-38页
第四章 深度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第38-69页
 4.1. 数据采集技术第38-40页
  4.1.1. 直流采样第38页
  4.1.2. 交流采样第38-40页
 4.2. 采样定理和采样方式第40-41页
 4.3. 交流采样算法第41-46页
  4.3.1. 交流信号的傅氏算法第41-44页
  4.3.2.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计算第44-45页
  4.3.3. 功角计算第45-46页
  4.3.4. 频率测量第46页
 4.4. WLZ微机励磁电信息的数学解析第46-51页
  4.4.1. 发电机定子电压U_g、电流I_g第47页
  4.4.2. 发电机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第47页
  4.4.3. 发电机频率F求解第47-51页
 4.5. 数字整定第51页
 4.6. 数字指示第51-52页
 4.7. 数字移相脉冲的产生及余弦移相第52-57页
  4.7.1. 采保技术在同步电压整形电路中的应用第52-53页
  4.7.2. 数字余弦移相及脉冲的形成第53-57页
 5.1. 数字给定和电压调节功能第57-61页
  5.1.1. 数字给定控制第57页
  5.1.2. 有功、无功补偿第57-58页
  5.1.3. V/Hz限制第58页
  5.1.4. 缓起励第58-59页
  5.1.5. 通道间的跟踪第59页
  5.1.6. 附加电压第59页
  5.1.7. 限制门控第59-61页
  5.1.8. PID调节第61页
 5.2. 过励和欠励限制原理第61-69页
  5.2.1. 限制机理第62-63页
  5.2.2. 最大励磁电流限制器第63-65页
  5.2.3. 最小励磁电流限制器第65-66页
  5.2.4. 容性定子电流和感性定子电流限制器第66-67页
  5.2.5. P/Q限制器第67-69页
第六章 励磁装置的监视及保护第69-76页
 6.1. 励磁装置的监视和保护功能第69-70页
 6.2. WLZ励磁装置的监视和保护策略第70-74页
  6.2.1. 软件实现的励磁监视和保护功能第70-74页
  6.2.2. 其它监视及保护功能第74页
 6.3. 国内励磁装置的监视及保护措施现状第74-76页
第七章 结论第76-78页
附录: 现场型式实验录波图第78-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个人主要经历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型二极管理测试分选控制仪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TMS320C30的高速数据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