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导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风景区与风景建筑 | 第10-12页 |
·风景区与风景建筑 | 第10-11页 |
·风景建筑与园林建筑的异同 | 第11页 |
·风景建筑群及其空间 | 第11页 |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空间关系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整理与综合: | 第12页 |
·实地调查与研究: | 第12页 |
·图解分析法: | 第12-13页 |
·综合归纳法: | 第13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杭州西湖空间格局下风景建筑群的演变发展 | 第14-31页 |
·西湖风景建筑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环境 | 第14-24页 |
·宏观风景环境下的西湖空间格局 | 第15-16页 |
·杭州西湖的景观空间特征 | 第15-16页 |
·城市与西湖的空间关系 | 第16页 |
·微观风景地貌下的西湖空间环境 | 第16-24页 |
·山地空间 | 第17-19页 |
·滨水空间 | 第19-21页 |
·洞穴空间 | 第21-22页 |
·综合地貌空间 | 第22-24页 |
·西湖风景建筑群体发展的空间构成要素 | 第24-25页 |
·实体要素 | 第24页 |
·社会要素 | 第24-25页 |
·西湖风景建筑群空间单元的形成发展 | 第25-28页 |
·群空间的基本构成 | 第25-26页 |
·空间单元的群体发展模式 | 第26-28页 |
·中心扩散式 | 第27页 |
·轴线生长式 | 第27页 |
·界面围合式 | 第27-28页 |
·西湖风景建筑群的群体演进 | 第28-31页 |
·风景建筑单体的兴起 | 第28-29页 |
·风景建筑的群体演进 | 第29-31页 |
3 杭州西湖景区风景建筑群的空间布局 | 第31-44页 |
·西湖景区山地地段风景建筑的群体布局形态 | 第32-37页 |
·散点式布局——“点” | 第32-33页 |
·带状布局——“轴” | 第33-34页 |
·树枝状布局——“簇” | 第34-35页 |
·集聚式布局——“群” | 第35-37页 |
·西湖景区滨水地段风景建筑的群体布局形态 | 第37-41页 |
·散点式布局——“点” | 第37-38页 |
·线型布局——“线” | 第38-39页 |
·集聚式布局——“群” | 第39-41页 |
·西湖景区其他地段风景建筑的群体布局形态 | 第41-44页 |
·实例一:风景区公园中的风景建筑群(湖滨公园、花港观鱼公园) | 第41-42页 |
·实例二:特色街区中的风景建筑群 | 第42-44页 |
4 杭州西湖景区风景建筑群的空间构成机制 | 第44-57页 |
·山地地段风景建筑群的空间结构模式 | 第45-49页 |
·有机分散的组团模式——“点线结合” | 第45-46页 |
·轴线对称的组团模式——“轴” | 第46页 |
·轴向生长的簇群模式——“轴” | 第46-48页 |
·中心发散的延伸模式——“核” | 第48页 |
·自由组合的综合模式——“群” | 第48-49页 |
·滨水地段风景建筑群的空间结构模式 | 第49-53页 |
·线性开敞的组团模式——“轴” | 第49-50页 |
·线性封闭的簇群模式——“轴” | 第50页 |
·向心围合的环状模式——“核” | 第50-51页 |
·外向开敞的发散模式——“核” | 第51-52页 |
·自由组合的综合模式——“群” | 第52-53页 |
·依附于岩洞而建的风景建筑组群空间 | 第53-56页 |
·以通路贯穿洞穴与建筑 | 第53-54页 |
·以过渡空间贯穿洞穴与建筑 | 第54页 |
·风景建筑与洞穴结合布置 | 第54-56页 |
·综合地貌下的风景建筑群空间 | 第56-57页 |
5 杭州西湖景区风景建筑群空间的整体化建构 | 第57-68页 |
·西湖风景建筑群空间的构成特色 | 第57-59页 |
·群空间的自相似性 | 第57-58页 |
·群空间的层次性 | 第58页 |
·群空间的共生性 | 第58页 |
·群空间的立体性 | 第58页 |
·群空间的动态性 | 第58-59页 |
·西湖风景建筑群与自然环境的空间关系 | 第59-65页 |
·风景建筑群对山地环境的选择 | 第60-62页 |
·山顶地带 | 第60-61页 |
·山腰地带 | 第61-62页 |
·山麓地带 | 第62页 |
·风景建筑群对滨水环境的选择 | 第62-64页 |
·平直岸线地段 | 第62-63页 |
·凸型岸线地段 | 第63-64页 |
·凹型岸线地段 | 第64页 |
·环形岸线地段 | 第64页 |
·风景建筑群对其他地貌环境的选择 | 第64-65页 |
·西湖风景建筑群空间的精神文化体现 | 第65-68页 |
·佛教文化 | 第65-66页 |
·道教文化 | 第66-67页 |
·儒家文化 | 第67-68页 |
6 结语与讨论 | 第68-71页 |
·传统西湖风景建筑与山水环境的成功融合 | 第68-69页 |
·现代风景区建设背景下对风景建筑的思考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8页 |
个人简介 | 第78-79页 |
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