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致病小种的抗性鉴定及其小种间互作关系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19页
 1 水稻白叶枯病的症状第10-11页
 2 水稻白叶枯病原菌第11-13页
   ·Xoo菌形态与生理性状第11-12页
   ·噬菌体第12页
   ·病原菌的致病性第12-13页
 3 发病因素第13页
 4 防治方法第13-15页
 5 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第15页
   ·抗性鉴定与评价第15页
   ·环境和抗性第15页
 6 植物抗病机制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7 水稻品种和白叶枯病菌的互作第17-18页
 8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第二章 不同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感性评价第19-3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9-21页
   ·材料第19-20页
     ·水稻品种第19页
     ·供试菌株第19页
     ·菌株活化第19-20页
     ·试验地点及田间管理第20页
   ·方法第20-21页
     ·接种时期与方法第20页
     ·病情调查及抗性评价标准第20-2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1-37页
   ·不同早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感性反应第21-24页
   ·不同中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感性反应第24-31页
   ·不同晚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的抗感性反应第31-34页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分析第34-35页
   ·不同水稻品种(系)对9个小种抗感性反应第35-36页
   ·9个白叶枯菌小种对不同水稻品种的致病性第36-37页
 3 小结与讨论第37-39页
第三章 水稻品种与白叶枯菌致病小种的互作关系研究第39-48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9-41页
   ·材料第39-40页
     ·水稻品种第39页
     ·供试菌株第39页
     ·培养基第39-40页
     ·试验地点及田间管理第40页
   ·方法第40-41页
     ·混合接种实验第40页
     ·白叶枯菌室内互作试验第40-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46页
   ·混合接种试验第41-46页
     ·9个致病小种混合接种物的毒力组成与致病力的关系第41-42页
     ·3个致病小种混合接种物的毒力组成与致病力的关系第42-43页
     ·2个致病小种混合接种物的毒力组成与致病力的关系第43-44页
     ·代谢产物对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生长的影响第44-46页
 3 讨论第46-48页
第四章 不同技术措施对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第48-5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8-49页
   ·材料第48页
     ·水稻品种第48页
     ·供试水稻的种植第48页
   ·方法第48-49页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程度影响第48-49页
     ·水稻受渍时间对白叶枯病发病的影响第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51页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程度影响第49-50页
   ·水稻受渍时间对白叶枯病发病的影响第50-51页
 3 讨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9页
致谢第59-60页
附表第60-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合成生物柴油方面的研究
下一篇:水蚀导致的土壤储水和导水变化对红壤季节性干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