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及全地域车行驶动力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13页 |
| 1 绪论 | 第13-24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2-24页 |
| 2 摩托车及全地域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研究 | 第24-50页 |
| ·引言 | 第24-25页 |
| ·人体全身振动评价方法研究 | 第25-32页 |
| ·ISO2631-1985 | 第25-26页 |
| ·BS6841-1987 | 第26-29页 |
| ·ISO2631-1997 | 第29-31页 |
| ·吸收功率法 | 第31页 |
| ·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1-32页 |
| ·人体手传振动评价方法研究 | 第32-37页 |
| ·ISO5349-2001 | 第33-35页 |
| ·ISO5349 标准的演变 | 第35-36页 |
| ·吸收功率法的应用 | 第36-37页 |
| ·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37页 |
| ·摩托车及全地域车平顺性客观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37-41页 |
| ·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38-40页 |
| ·分析频率范围的确定 | 第40-41页 |
| ·摩托车及全地域车平顺性主观评价研究 | 第41-48页 |
| ·主观评价方法构建 | 第41-42页 |
| ·主观评价试验 | 第42-43页 |
| ·主观评价试验数据的模糊统计分析 | 第43-47页 |
| ·主客观评价指标的关系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3 平顺性测试系统开发及平顺性试验分析 | 第50-71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测试系统需求 | 第50-51页 |
| ·硬件系统 | 第51-55页 |
| ·传感器 | 第51-52页 |
| ·电荷电压转换器 | 第52-53页 |
| ·采集器 | 第53-55页 |
| ·软件系统开发 | 第55-62页 |
| ·软件总体设计 | 第55-56页 |
| ·平顺性分析模块设计 | 第56-58页 |
| ·基于FAMOS 的平顺性分析软件 | 第58-60页 |
| ·基于MATLAB GUIDE 的平顺性分析软件 | 第60-62页 |
| ·摩托车及全地域车平顺性试验分析 | 第62-70页 |
| ·台架试验 | 第62-63页 |
| ·道路试验 | 第63-65页 |
| ·摩托车及全地域车平顺性特点 | 第65-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4 车体结构动态特性及其对平顺性的影响分析 | 第71-92页 |
| ·引言 | 第71页 |
| ·车体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 第71-76页 |
| ·实验法 | 第71-74页 |
| ·解析法 | 第74-76页 |
| ·车体动态特性分析 | 第76-84页 |
| ·车架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 第76-78页 |
| ·车架挂发动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 | 第78-80页 |
| ·发动机对结构动特性的影响 | 第80-83页 |
| ·车体与外界激励的匹配关系 | 第83-84页 |
| ·修改车体结构动态特性改善平顺性实例 | 第84-91页 |
| ·实例一 | 第84-88页 |
| ·实例二 | 第88-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 5 摩托车及全地域车整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92-106页 |
| ·引言 | 第92页 |
| ·摩托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92-103页 |
| ·整车动力学模型 | 第93-94页 |
| ·路面激励的模拟 | 第94-96页 |
| ·发动机激励的模拟 | 第96-97页 |
| ·振动假人模型的影响 | 第97-99页 |
| ·车体柔性化的影响 | 第99-101页 |
| ·悬架参数影响分析 | 第101-103页 |
| ·全地域车平顺性仿真分析 | 第103-10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 6 全地域车操纵稳定性仿真与试验分析 | 第106-118页 |
| ·引言 | 第106页 |
| ·全地域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106-114页 |
| ·全地域车多体动力学建模 | 第106-107页 |
| ·全地域车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 | 第107-110页 |
| ·全地域车操纵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0-114页 |
| ·全地域车操纵稳定性试验分析 | 第114-117页 |
| ·稳态转向特性试验 | 第114-116页 |
| ·转角脉冲输入试验 | 第116-11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 7 结论 | 第118-121页 |
| 致谢 | 第121-12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2-133页 |
| 附录 | 第133-136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3-134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4-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