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3页 |
| 1 绪论 | 第13-23页 |
| ·论文选题 | 第13-17页 |
|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6页 |
|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内容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状况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7-23页 |
| ·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论文工作框架 | 第22-23页 |
| 2 汽车产业与汽车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第23-32页 |
| ·汽车产业的概念、特点及工艺要求 | 第23-27页 |
| ·汽车产业的基本概念 | 第23页 |
| ·汽车产业的特点 | 第23-26页 |
| ·汽车制造工艺要求 | 第26-27页 |
| ·汽车城的概念和特点 | 第27-31页 |
| ·汽车城的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 ·汽车城的基本特点 | 第28-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3 世界汽车产业及主要汽车城规划概述 | 第32-46页 |
| ·世界汽车产业格局概述 | 第32-37页 |
| ·世界汽车整车企业概述 | 第32-33页 |
| ·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概述 | 第33-34页 |
| ·世界汽车与中国市场关系分析 | 第34-37页 |
| ·世界主要汽车城规划概述 | 第37-45页 |
| ·美国底特律汽车城 | 第38-39页 |
| ·德国沃尔夫斯堡汽车城 | 第39-42页 |
| ·日本丰田汽车城 | 第42-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4 中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城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46-73页 |
|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概况 | 第46-47页 |
| ·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 第47-54页 |
| ·长三角汽车产业现状 | 第49-51页 |
| ·珠三角汽车产业现状 | 第51-52页 |
| ·东北地区汽车产业现状 | 第52页 |
| ·京津地区汽车产业现状 | 第52-53页 |
| ·华中地区汽车产业现状 | 第53页 |
| ·西南地区汽车产业现状 | 第53-54页 |
| ·中国汽车产业区域比较与分析 | 第54-59页 |
| ·评价指标系统 | 第54-55页 |
| ·区域环境竞争力分析 | 第55-56页 |
| ·企业竞争力分析 | 第56-57页 |
| ·产品竞争力分析 | 第57页 |
| ·综合竞争力分析 | 第57-59页 |
| ·中国主要汽车城规划介绍 | 第59-71页 |
| ·上海国际汽车城 | 第60-64页 |
| ·广州花都汽车城 | 第64-67页 |
| ·长春汽车工业城 | 第67-69页 |
| ·厦门汽车工业城 | 第69-71页 |
| ·小结 | 第71-73页 |
| 5 汽车城规划布局分析和研究 | 第73-92页 |
| ·汽车城的组成要素 | 第73-75页 |
| ·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 | 第73页 |
| ·汽车设计试验 | 第73-74页 |
| ·汽车研发及教育 | 第74页 |
| ·汽车展示博览 | 第74页 |
| ·汽车销售维护 | 第74页 |
| ·汽车旅游及文化 | 第74-75页 |
| ·汽车比赛场馆 | 第75页 |
| ·配套功能 | 第75页 |
| ·汽车城各个要素的布局 | 第75-89页 |
| ·汽车制造企业的选址 | 第75-76页 |
| ·汽车制造企业的布局要求 | 第76-85页 |
| ·设计及试验场的布局要求 | 第85-89页 |
| ·其他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 | 第89页 |
| ·汽车城规划布局的步骤及主要内容 | 第89-90页 |
| ·小结 | 第90-92页 |
| 6 重庆北部新区汽车城规划布局研究 | 第92-118页 |
| ·重庆汽车城概念的提出背景与汽车产业概况 | 第92-98页 |
| ·重庆汽车城概念的提出背景 | 第92页 |
| ·重庆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 第92-94页 |
| ·重庆汽车产业现状 | 第94-98页 |
| ·北部新区汽车城的现状概况 | 第98-101页 |
| ·自然现状 | 第98-99页 |
| ·企业和基础设施现状 | 第99-101页 |
| ·北部新区汽车城产业布局形态 | 第101-109页 |
| ·布局理念 | 第101-102页 |
| ·规划用地布局形态 | 第102-107页 |
| ·道路交通布局形态 | 第107-109页 |
| ·汽车城发展时序和预期目标 | 第109-112页 |
| ·汽车城 2007 年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11页 |
| ·汽车城 2010 年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11-112页 |
| ·汽车城 2015 年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12页 |
| ·汽车城产业发展要求 | 第112-116页 |
| ·整车产品的选型原则 | 第112-113页 |
| ·振兴重庆市汽车零部件工业 | 第113页 |
| ·引入企业的生产水准要求 | 第113-116页 |
| ·存在问题和建议 | 第116-117页 |
| ·存在问题 | 第116页 |
| ·建议 | 第116-117页 |
| ·小结 | 第117-118页 |
| 7 结语 | 第118-120页 |
| ·汽车城健康发展的基础——产业布局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 第118页 |
| ·汽车城的规划布局——各个组成要素产业布局叠加的结果 | 第118-119页 |
| ·重庆汽车城的规划形态——规划与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119-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