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白鲜植物形态与中药应用 | 第12-16页 |
·白鲜植物形态 | 第12页 |
·白鲜的中药应用 | 第12页 |
·白鲜的化学成分 | 第12-13页 |
·白鲜皮的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 | 第13-16页 |
2 药用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 第16-17页 |
3 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17-22页 |
·植物内生真菌 | 第17-19页 |
·植物组培材料中的菌的来源 | 第19-20页 |
·植物内生菌的分离方法 | 第20-22页 |
4 真菌诱导子对植物悬浮细胞产生天然活性成分的促进作用 | 第22-25页 |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白鲜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培养条件的研究 | 第26-33页 |
1 前言 | 第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材料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27-29页 |
·愈伤组织的生长 | 第29-31页 |
4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白鲜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33-40页 |
1 前言 | 第3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9页 |
·内生真菌的分离 | 第34页 |
·内生真菌菌落的观察 | 第34-39页 |
4 讨论 | 第39页 |
5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白鲜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建立 | 第40-49页 |
1 前言 | 第4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3页 |
·材料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7页 |
·白鲜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的筛选 | 第43页 |
·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 | 第43-45页 |
·接种量对白鲜悬浮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白鲜悬浮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6页 |
·培养基的优化 | 第46-47页 |
4 讨论 | 第47-48页 |
5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白鲜内生真菌诱导白鲜悬浮细胞产生白鲜碱的方法研究 | 第49-58页 |
1 前言 | 第4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9-53页 |
·材料 | 第49-50页 |
·方法 | 第50-5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不同真菌诱导子处理对白鲜悬浮细胞产白鲜碱的影响 | 第53-54页 |
·紫外分光光度法与薄层扫描法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54-56页 |
4 讨论 | 第56页 |
5 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创新点与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58-59页 |
1 本文创新点 | 第58页 |
2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