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和评析 | 第11-18页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8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第18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关于营销策略的一般理论 | 第20-43页 |
·产品策略 | 第20-30页 |
·产品的概念 | 第20-21页 |
·产品组合 | 第21-22页 |
·新产品开发 | 第22-27页 |
·产品生命周期 | 第27-28页 |
·品牌策略 | 第28-29页 |
·产品包装决策 | 第29页 |
·服务决策 | 第29-30页 |
·渠道策略 | 第30-33页 |
·营销渠道战略的重要性 | 第30-31页 |
·影响营销渠道战略的因素 | 第31-32页 |
·如何制订营销渠道战略 | 第32-33页 |
·价格策略 | 第33-41页 |
·制定基本价格 | 第33-38页 |
·修改基本价格 | 第38-39页 |
·竞争性调价 | 第39-41页 |
·促销策略 | 第41-43页 |
3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分析 | 第43-52页 |
·中国联通的营销目标 | 第43页 |
·营销策略的形成模型 | 第43-45页 |
·中国联通的环境分析 | 第45-48页 |
·社会环境分析 | 第45-46页 |
·政策环境分析 | 第46-47页 |
·市场环境分析 | 第47页 |
·电信技术发展趋势 | 第47-48页 |
·中国联通的SWOT分析 | 第48-49页 |
·中国联通在移动通信价值链中的定位 | 第49-52页 |
4 中国联通产品和客户分析 | 第52-62页 |
·中国联通现有产品分析 | 第52-54页 |
·产品结构分析 | 第52页 |
·BCG模型分析 | 第52-53页 |
·中国联通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 第53-54页 |
·中国联通服务营销渠道分析 | 第54-55页 |
·中国联通企业内部IT信息系统分析 | 第55-56页 |
·中国联通的客户分析 | 第56-57页 |
·中国联通的服务分析 | 第57-62页 |
5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 | 第62-68页 |
·营销环境比较 | 第62页 |
·营销目标比较 | 第62-63页 |
·营销策略比较 | 第63-65页 |
·营销特点总结及原因分析 | 第65-66页 |
·未来策略的预测与展望 | 第66-68页 |
6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改进方案 | 第68-75页 |
·中国联通的市场策略的选择 | 第68-69页 |
·作为网络运营商的策略 | 第68页 |
·作为移动门户、业务提供商的策略 | 第68页 |
·作为移动客户聚集、服务商的策略 | 第68-69页 |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整体思考 | 第69-75页 |
·应用与潜力 | 第69-70页 |
·业务模式 | 第70-71页 |
·营销重于一切 | 第71-72页 |
·捆绑销售 | 第72-73页 |
·网格化营销 | 第73-75页 |
7 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与关键问题 | 第75-83页 |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实施 | 第75-76页 |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的效果 | 第76-78页 |
·中国联通营销策略改进方案的关键问题 | 第78-83页 |
·缩小硬件差距,优化和完善自身网络覆盖 | 第78页 |
·明确市场定位,保持中、低端市场的绝对优势 | 第78页 |
·提供差异化服务内容,以个性化服务来吸引和维系客户 | 第78-79页 |
·改变专营渠道的管理方式,注重与渠道保持良好的互益关系 | 第79-81页 |
·通过市场细分,进入并主导新的潜在市场 | 第81-83页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研究结论 | 第8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