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探索学前儿童玩具的优化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儿童玩具市场需求旺盛 | 第8页 |
·学前教育问题受到高度重视 | 第8页 |
·玩具行业从中国制造走向创造 | 第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框架 | 第10-11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0-11页 |
·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11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1-13页 |
·基础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理论应用研究 | 第12页 |
·设计实践验证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与学前儿童玩具教育探究 | 第13-28页 |
·教育心理学和学前教育理论研究 | 第13-22页 |
·教育心理学理论初探 | 第13-14页 |
·教育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 第13页 |
·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 第13-14页 |
·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研究的差异 | 第14页 |
·学前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 第14-20页 |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15-18页 |
·学前儿童学习的类型 | 第18-19页 |
·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 | 第19-20页 |
·寓教于乐 寓学于玩 | 第20-22页 |
·营造快乐的学习体验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标 | 第20-21页 |
·游戏是学前儿童独特的学习方式 | 第21-22页 |
·玩具与学前儿童教育 | 第22-28页 |
·以教育为主导的玩具雏形 | 第22-24页 |
·现代学前儿童教育的目标 | 第24页 |
·学前儿童玩具教育的可能性 | 第24-28页 |
·玩具能激发学前儿童游戏的兴趣,丰富游戏的内容 | 第24页 |
·玩具为学前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信息 | 第24-25页 |
·玩具能使学前儿童获得运动和操作的技能 | 第25-26页 |
·玩具是儿童探索科学的启蒙教具 | 第26页 |
·玩具有平衡情绪的价值 | 第26页 |
·玩具有助于学前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从教育心理学视角研析学前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 第28-46页 |
·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的基本要素 | 第28-32页 |
·学前儿童玩具“型”的设计 | 第28-29页 |
·学前儿童玩具“色”的设计 | 第29-30页 |
·学前儿童玩具“质”的设计 | 第30-31页 |
·学前儿童玩具“声”的设计 | 第31-32页 |
·从教育心理学看学前儿童玩具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人”的分析 | 第32-33页 |
·“玩”的分析 | 第33-3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34页 |
·构建学前儿童玩具用户模型 | 第34-44页 |
·为何“玩”——拟定教学目标 | 第34-40页 |
·提高运动技能 | 第34-36页 |
·提升认知能力 | 第36-38页 |
·增加社会交往能力 | 第38-39页 |
·增强审美意识 | 第39-40页 |
·谁要“玩”——分析教学对象 | 第40-41页 |
·“玩”什么——选择教学用具 | 第41-43页 |
·怎么“玩”——设定教学方法 | 第43-44页 |
·案例分析——雪花积塑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学前儿童玩具的优化设计 | 第46-52页 |
·优化设计简述 | 第46页 |
·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目标——成为学习的支架 | 第46-47页 |
·支架式教学模式 | 第46-47页 |
·玩具——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架 | 第47页 |
·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策略 | 第47-50页 |
·知识性优化设计 | 第47-48页 |
·互动性优化设计 | 第48-50页 |
·成长性优化设计 | 第50页 |
·学前儿童玩具优化设计程序 | 第50-52页 |
第五章 设计实践 | 第52-56页 |
·设计背景描述 | 第52页 |
·优化目标制定 | 第52页 |
·约束条件分析 | 第52-53页 |
·4-6岁儿童的基本特性 | 第52-53页 |
·儿童家长对玩具的期待 | 第53页 |
·设计构思 | 第53-54页 |
·方案展示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