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巴山地“巫盐”文化研究--以巫溪大宁盐场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15页 |
| ·研究动机与目的 | 第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研究方法与架构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 ·组织架构 | 第11-12页 |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5页 |
| ·国外 | 第12-14页 |
| ·国内 | 第14-15页 |
| 2 巫文化的含义及其定位 | 第15-28页 |
| ·巫及巫文化 | 第15-17页 |
| ·巫的含义 | 第15-16页 |
| ·巫文化的含义 | 第16-17页 |
| ·巫文化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21页 |
| ·巫文化在中国的产生 | 第17-18页 |
| ·巫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 第18-21页 |
| ·巫巴山地巫文化定位 | 第21-22页 |
| ·巫巴山地的地理范围 | 第21页 |
| ·巫巴山地巫文化概述 | 第21-22页 |
| ·巫文化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第22-25页 |
| ·对文字学的影响 | 第22页 |
| ·对诗歌的影响 | 第22-23页 |
| ·对医学的影响 | 第23-24页 |
| ·对歌舞的影响 | 第24页 |
| ·对戏曲的影响 | 第24-25页 |
| ·巫文化核心理念的探讨 | 第25-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3 见载史料的巫与“巫盐” | 第28-34页 |
| ·巫咸国与巫盐 | 第28-29页 |
| ·巫咸国的起源 | 第28-29页 |
| ·巫盐对巫咸国的影响 | 第29页 |
| ·巫臷国与巫盐 | 第29-31页 |
| ·巫臷国的起源 | 第29-30页 |
| ·巫盐对巫臷国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巴族与巫盐 | 第31-33页 |
| ·从巫的古代巴族 | 第31-32页 |
| ·盐对巴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小结 | 第33-34页 |
| 4 巫溪大宁盐场的“巫盐” | 第34-41页 |
| ·巫巴山地“巫盐”的分布 | 第34-35页 |
| ·巫巴山地丰富的盐资源 | 第34页 |
| ·该地区古代主要产盐地综述 | 第34-35页 |
| ·巫盐的制造 | 第35-37页 |
| ·巫溪制盐古迹考 | 第35-36页 |
| ·巫溪制盐历程 | 第36-37页 |
| ·巫溪盐业的经济地位 | 第37页 |
| ·巫盐的输出 | 第37-39页 |
| ·龙池及龙池分流 | 第37-38页 |
| ·输卤栈道 | 第38页 |
| ·运盐古道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5 巫盐与巫文化 | 第41-45页 |
| ·对“巫盐”一词的考释 | 第41页 |
| ·“巫盐”因地得名 | 第41页 |
| ·“巫盐”因巫得名 | 第41页 |
| ·对巫溪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打造 | 第41-43页 |
| ·对巫溪传统文化的保护 | 第41-42页 |
| ·通过盐业博物馆打造盐业文化 | 第42页 |
| ·通过展演巫文化诠释悠久历史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6 结论 | 第45-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