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电镀废水中有机物的来源 | 第11-14页 |
| ·电镀前处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产生 | 第11-12页 |
| ·电镀工艺过程中有机污染物的产生 | 第12-14页 |
| ·电镀后处理工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产生 | 第14页 |
| ·常用电镀回用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14-16页 |
| ·化学精处理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14-15页 |
| ·离子交换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15页 |
| ·膜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 | 第15-16页 |
| ·有机物去除方法 | 第16-26页 |
| ·物理化学法 | 第16-21页 |
| ·化学氧化法 | 第21-22页 |
| ·生化法 | 第22-26页 |
| ·常见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第26-28页 |
| ·小结 | 第28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28-30页 |
| 第二章实验装置及内容 | 第30-34页 |
| ·实验器材 | 第30-31页 |
| ·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1-32页 |
| ·生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1页 |
| ·臭氧氧化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31-32页 |
|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2页 |
| ·COD_(Cr)的测定 | 第32页 |
| ·臭氧浓度的测定 | 第32页 |
| ·其他参数的测定 | 第32页 |
| ·实验内容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电镀废水中特征污染物的去除 | 第34-46页 |
| ·前言 | 第34页 |
| ·各种漂洗水的COD_(Cr)值调查 | 第34-35页 |
| ·柠檬酸镀铜废水的处理 | 第35-40页 |
| ·柠檬酸镀铜废水的混凝处理 | 第35页 |
| ·柠檬酸镀铜废水的生化处理 | 第35-37页 |
| ·柠檬酸镀铜废水生化处理的影响因数 | 第37-40页 |
| ·进水COD_(Cr)的影响 | 第37-38页 |
| ·重金属铜的影响 | 第38-39页 |
| ·盐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HEDP镀铜废水的处理 | 第40-45页 |
| ·HEDP镀铜废水的混凝处理 | 第40-41页 |
| ·HEDP镀铜废水的生化处理 | 第41-42页 |
| ·HEDP镀铜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 | 第42-45页 |
| ·臭氧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废水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镀前除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 第46-53页 |
| ·前言 | 第46页 |
| ·镀前除油废水的混凝处理 | 第46-49页 |
| ·镀前除油废水的生化处理 | 第49-51页 |
| ·镀前除油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综合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 第53-60页 |
| ·前言 | 第53页 |
| ·综合废水的处理实验研究 | 第53-59页 |
| · | 第53-57页 |
| ·综合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 | 第53-55页 |
| ·表面活性剂促进混凝的机理 | 第55-57页 |
| ·综合废水的混凝pH变化 | 第57页 |
| ·综合废水的生化处理 | 第57-59页 |
| ·综合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 | 第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膜浓缩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 第60-64页 |
| ·前言 | 第60页 |
| ·膜浓缩水的处理 | 第60-63页 |
| ·膜浓缩水的混凝处理 | 第60-61页 |
| ·膜浓缩废水的生化处理 | 第61-62页 |
| ·膜浓缩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 附录 | 第69-74页 |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