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辽代汉族官僚集团的形成 | 第10-21页 |
一、汉族官僚入仕辽政权的三种途径 | 第11-12页 |
(一) 投降辽朝的文臣武将 | 第11页 |
(二) 归附辽政权的士人 | 第11-12页 |
(三) 科举及第入仕 | 第12页 |
二、汉族官僚集团的形成 | 第12-17页 |
(一) 辽代汉族官僚制度的形成 | 第12-14页 |
(二) 辽代汉族官僚集团的形成 | 第14-16页 |
(三) 辽代汉族官僚集团的变化 | 第16-17页 |
三、汉族官僚集团形成的条件 | 第17-21页 |
(一) 辽政权政治统治的需要 | 第17页 |
(二) 汉官的政治经验和文化优势 | 第17-18页 |
(三) 汉官对辽政权的忠诚 | 第18-21页 |
第二章、辽代契丹统治集团对汉族官僚集团的任用 | 第21-38页 |
一、《辽史·百官志》所反映的辽代汉官机构的构成 | 第21-34页 |
(一) 朝官 | 第21-26页 |
(二) 宫官 | 第26-27页 |
(三) 京官 | 第27-29页 |
(四) 南面大蕃府官 | 第29-30页 |
(五) 南面方州官 | 第30-32页 |
(六) 南面分司官 | 第32页 |
(七) 南面财赋官 | 第32-33页 |
(八) 南面军官 | 第33页 |
(九) 南面边防官 | 第33-34页 |
二、辽朝对汉族官僚集团的团结和笼络 | 第34-36页 |
三、辽朝对汉族官僚集团任用的局限性 | 第36-38页 |
第三章、汉族官僚集团在辽政权中的作用及地位 | 第38-44页 |
一、汉族官僚集团广泛参与辽朝国家政治 | 第38-41页 |
(一) 汉族官僚对辽朝初期政治制度的草创起了重要作用 | 第38-39页 |
(二) 汉族官僚对契丹统治集团的封建化起了重要作用 | 第39-40页 |
(三) 汉族官僚对辽宋关系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 第40-41页 |
二、汉族官僚对辽朝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 第41-42页 |
三、汉族官僚集团对辽朝文化教育的影响 | 第42-44页 |
(一) 修实录、编国史 | 第42-43页 |
(二) 兴办教育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附录一 | 第45-51页 |
附录二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