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的影响 ——基于沪深300指数的实证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6页
        1.2.1 国外研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第12-15页
        1.2.3 文献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9-20页
        1.5.1 研究创新第19页
        1.5.2 研究不足第19-20页
第2章 融资融券交易的理论分析第20-27页
    2.1 融资融券概念第20页
    2.2 融资融券交易的特征第20-22页
        2.2.1 交易的杠杆性第20-21页
        2.2.2 促进资金的融通性第21页
        2.2.3 信用的双层次结构第21页
        2.2.4 做空机制的引入第21-22页
    2.3 融资融券交易的相关制度规则第22-23页
        2.3.1 授信制度第22页
        2.3.2 保证金制度第22-23页
    2.4 相关理论第23-25页
        2.4.1 噪声交易理论第23-24页
        2.4.2 股价高估理论第24页
        2.4.3 理性预期理论第24-25页
    2.5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作用机制第25-27页
        2.5.1 融资交易对股市波动的作用机制第25页
        2.5.2 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的作用机制第25-27页
第3章 融资融券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7-35页
    3.1 发展历程第27-28页
    3.2 发展现状第28-31页
        3.2.1 标的股不断扩容第28-29页
        3.2.2 融资融券交易余额呈阶段性变化第29-31页
        3.2.3 融资融券开户数量明显增加第31页
    3.3 融资融券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3.3.1 市场准入门槛过高且场外市场监管松懈第32页
        3.3.2 融资融券比例失衡第32-33页
        3.3.3 杠杆作用使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增加第33-35页
第4章 实证分析第35-55页
    4.1 数据的来源与变量的选取第35-36页
        4.1.1 数据来源第35页
        4.1.2 变量选取第35-36页
    4.2 标的股四次扩容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43页
        4.2.1 统计性描述第36-37页
        4.2.2 ARCH效应第37-40页
        4.2.3 GARCH模型的波动性提取第40页
        4.2.4 GARCH-LM模型的建立第40-43页
        4.2.5 结果分析第43页
    4.3 融资融券对股市总体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3-48页
        4.3.1 单位根检验第44页
        4.3.2 建立VAR模型第44-45页
        4.3.3 检验VAR模型平稳性检验第45-46页
        4.3.4 格兰杰检验第46页
        4.3.5 脉冲响应分析第46-47页
        4.3.6 方差分解第47-48页
    4.4 牛市熊市期间融资融券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8-54页
        4.4.1 变量选取第49页
        4.4.2 牛市区间实证检验第49-51页
        4.4.3 熊市区间实证检验第51-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对策建议第55-58页
    5.1 扩大两融标的池及丰富标的品种第55页
    5.2 健全卖空机制及完善保证金制度第55-56页
    5.3 加强信息披露及监管力度第56页
    5.4 加强投资者教育并增加机构投资者比重第56-58页
第6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XH制药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及防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