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离心力驱动垂直转子隔爆机构国内外发展与应用情况 | 第12-17页 |
·国外离心力驱动垂直转子隔爆机构的发展与应用 | 第12-15页 |
·国内离心力驱动垂直转子隔爆机构的发展与应用 | 第15-17页 |
·国内外离心力驱动垂直转子动态特性分析与设计理论发展 | 第17-19页 |
·球转子动力学与设计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国外球转子动力学与设计理论研究 | 第19-20页 |
·国内球转子动力学与设计理论研究 | 第20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引信离心力驱动有轴垂直转子动力学分析 | 第22-37页 |
·坐标系建立 | 第22-25页 |
·转子受力分析 | 第25-35页 |
·离心力F_c与离心力矩M_c | 第25-28页 |
·后坐力F_s(或爬行力F_p)与后坐力矩M_s(或爬行力矩M_p) | 第28-29页 |
·哥氏力F_k与哥氏力矩M_k | 第29-31页 |
·章动力F_z与章动力矩M_z | 第31-32页 |
·转子端面的摩擦力F_(af)与摩擦力矩M_(af) | 第32-34页 |
·转子轴颈摩擦力F_f与摩擦力矩M_f | 第34-35页 |
·转子运动方程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 引信离心力驱动有轴转子起动特性分析 | 第37-53页 |
·离心力驱动的有轴垂直转子起动时刻受力平衡方程 | 第37-49页 |
·r_(cx)<0,r_(cy)≥0(第Ⅱ象限,第Ⅵ象限) | 第42-45页 |
·r_(cx)<0,r_(cy)<0(第Ⅲ象限,第Ⅶ象限) | 第45-47页 |
·r_(cx)≥0,r_(cy)<0(第Ⅳ象限,第Ⅷ象限) | 第47-49页 |
·离心力驱动的有轴垂直转子起动点求解 | 第49-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引信离心力驱动有轴垂直转子终态平衡角分析 | 第53-66页 |
·离心力驱动的有轴垂直转子运动终止时刻受力平衡方程 | 第53-62页 |
·r_(cx)<0,r_(cy)≥0(第Ⅱ象限,第Ⅵ象限) | 第56-58页 |
·r_(cx)<0,r_(cy)<0(第Ⅲ象限,第Ⅶ象限) | 第58-60页 |
·r_(cx)≥0,r_(cy)<0(第Ⅳ象限,第Ⅷ象限) | 第60-62页 |
·引信终态平衡角求解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引信离心力驱动有轴垂直转子设计原则研究 | 第66-87页 |
·转子各参数对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66-76页 |
·旋转偏心r_0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初始隔离角θ_0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67-68页 |
·摩擦系数f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68-69页 |
·炮口转速ω_g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质心位置r_c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70-72页 |
·转子转轴半径r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72-73页 |
·转子质量m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73-74页 |
·转子摩擦半径R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74-75页 |
·极转动惯量J_ζ与赤道转动惯量J_ζ、J_η对转子起动特性的影响 | 第75-76页 |
·转子各参数对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76-85页 |
·旋转偏心r_0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76-77页 |
·摩擦系数f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77-78页 |
·炮口转速ω_g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78-79页 |
·质心位置r_c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79-81页 |
·转子质量m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81-82页 |
·转轴半径r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82-83页 |
·转子摩擦半径r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83-84页 |
·极转动惯量J_ζ与赤道转动惯量J_ζ、J_η对转子终态平衡角的影响 | 第84-85页 |
·转子设计原则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87-91页 |
·工作总结 | 第87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 | 第87-89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89-90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A | 第96-97页 |
附录B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