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本雅明的“寓言”说—及其在中国文化批评中的运用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一、本雅明寓言说的历史话语资源第11-18页
 (一) “寓言”的概念界定第11-13页
 (二) 西方寓言理论的历史流变第13-18页
  1. 古希腊的寓言理论第13-14页
  2. 中世纪《圣经》阐释中的寓言理论第14-15页
  3. 浪漫主义时期的寓言理论第15页
  4. 中世纪以来的寓言理论第15-18页
二、本雅明寓言说的基本内涵及美学特质第18-29页
 (一) 本雅明寓言说的基本内涵第18-25页
  1. 德国17世纪巴洛克悲剧的寓言性第18-20页
  2. “寓言”的“否定—救赎”功能第20-22页
  3. “本体的语言”与“寓言”第22-23页
  4. “寓言”生成的现实基础与现实意义第23-25页
 (二) 本雅明对“寓言”美学特质的揭示第25-29页
  1. 破碎性第25-26页
  2. 多义性第26-27页
  3. 忧郁性第27页
  4. 间离性第27-29页
三、本雅明寓言说对中国文化批评的启示第29-40页
 (一) 文化批评在中国的兴起及原因第29-32页
 (二) 本雅明寓言说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第32-34页
  1. 本雅明寓言说的译介阶段第33页
  2. 本雅明寓言说的接受阶段第33-34页
  3. 本雅明寓言说的本土化阶段第34页
 (三) 对本雅明寓言说合理性的若干思考第34-40页
  1. 解读中西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有效性第35-36页
  2. 客观辨证的学术姿态第36-37页
  3. 注重历史文化语境的差异性第37-38页
  4. 克服文化批评的两种不良倾向第38-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附录一: 本雅明生平年表第44-46页
附录二: 本雅明主要著述年表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屠格涅夫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下一篇:重塑澳大利亚国家身份--析彼得·凯里之著《杰克·马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