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决策联营体投标伙伴选择决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联营体的兴起 | 第8页 |
·联营体的决策特点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建筑工程联营体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工程项目投标决策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投标决策模型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联营伙伴选择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现有研究及其成果的评价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总体框架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目标 | 第16页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联营体投标决策分析 | 第18-34页 |
·联营体基本理论 | 第18-24页 |
·联营体的概念 | 第18-19页 |
·联营体的组建模式 | 第19-22页 |
·联营体投标的动因 | 第22页 |
·联营体投标的特点 | 第22-24页 |
·联营体投标中的决策 | 第24-27页 |
·联营体投标决策的内容 | 第24-26页 |
·联营体投标的决策程序 | 第26-27页 |
·联营体投标中的群决策 | 第27-34页 |
·群决策概述 | 第27-30页 |
·联营体投标群决策的必要性 | 第30页 |
·有限方案多属性群决策的基本概念 | 第30-34页 |
第三章 联营体投标伙伴选择研究 | 第34-39页 |
·联营体的组建 | 第34-35页 |
·联营体的生命周期 | 第34页 |
·联营体的组建过程 | 第34-35页 |
·联营伙伴的选择 | 第35-39页 |
·联营体伙伴选择的原则 | 第35-36页 |
·联营伙伴类型的区分 | 第36页 |
·联营体伙伴的选择评价 | 第36-37页 |
·联营体伙伴的选择过程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联营投标伙伴选择的群决策模型 | 第39-60页 |
·模型原理 | 第39-40页 |
·基于个体集结的群决策原理 | 第39-40页 |
·基于TOPSIS 的群决策原理 | 第40页 |
·模型假设 | 第40-41页 |
·综合评价体系 | 第41-42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4页 |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42-43页 |
·指标体系设置过程 | 第43-44页 |
·评价指标 | 第44页 |
·评价指标的分析和量化 | 第44-47页 |
·指标属性分析 | 第44-45页 |
·指标量化评价 | 第45-47页 |
·评价指标的权重 | 第47-49页 |
·决策者的权重 | 第49-50页 |
·基于个体集结的群决策模型 | 第50-55页 |
·问题的形式化描述 | 第50-51页 |
·算法 | 第51-52页 |
·算证分析 | 第52-55页 |
·基于TOPSIS 的群决策模型 | 第55-60页 |
·问题的提出与形式化描述 | 第55页 |
·算法 | 第55-57页 |
·算证分析 | 第57-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0页 |
·研究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