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生物不对称还原制备手性化合物 | 第8-10页 |
| ·手性化合物 | 第8-9页 |
| ·手性化合物的制备 | 第9-10页 |
|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制备光学纯的手性醇 | 第10页 |
| ·微生物整体细胞生物催化法、纯酶法的特点 | 第10-11页 |
| ·微生物法制备(R)-2-氯-(3-氯苯基)乙醇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R)-2-氯-(3-氯苯基)乙醇的产品概况及用途 | 第11-12页 |
| ·(R)-2-氯-(3-氯苯基)乙醇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微生物法制备2-羟基-3-苯基丙酸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2-羟基-3-苯基丙酸的产品概况及用途 | 第13-14页 |
| ·2-羟基-3-苯基丙酸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5-18页 |
|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8-24页 |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18页 |
| ·主要培养基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 ·菌种的培养与收集 | 第19页 |
| ·羰基还原酶的酶活测定 | 第19-20页 |
| ·水相中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 第20页 |
| ·分析方法 | 第20页 |
| ·产率及产物e.e.值的计算 | 第20页 |
| ·产物的分离及鉴定 | 第20-21页 |
| ·基因操作 | 第21-23页 |
| ·SDS-PAGE 电泳分析 | 第23页 |
| ·重组菌的IPTG 诱导表达 | 第23页 |
| ·酶活的测定 | 第23页 |
| ·蛋白含量测定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49页 |
| ·Candida ontarioensis 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 | 第24-26页 |
| ·培养基初始pH 对C. ontarioensis 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4页 |
| ·培养温度对C. ontarioensis 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4-25页 |
| ·摇床转速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25页 |
| ·发酵时间对C. ontarioensis 产酶的影响 | 第25-26页 |
| ·C.ontarioensis 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转化条件优化 | 第26-31页 |
| ·缓冲液pH 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26-27页 |
| ·温度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27页 |
| ·摇床转速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27-28页 |
| ·辅底物种类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28-29页 |
| ·菌体浓度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29页 |
| ·底物浓度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29-30页 |
| ·C.ontarioensis 整体细胞不对成还原底物特异性研究 | 第30页 |
| ·双水相反应体系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细胞透性处理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31-35页 |
| ·CTAB 处理时间对不对称还原反应的影响 | 第31-32页 |
| ·CTAB 处理浓度对不对称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的影响 | 第32-33页 |
| ·CTAB 透性处理的C. ontarioensis细胞催化还原2-氯-1-(3-氯苯基)乙酮时间进程 | 第33-34页 |
| ·产物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 第34-35页 |
| ·酵母菌A.6.3 全细胞催化制备2-羟基-3-苯基丙酸的研究 | 第35-44页 |
| ·2-羟基-3-苯基丙酸产生菌株的筛选 | 第35-36页 |
| ·酵母菌A.6.3 全细胞催化制备2-羟基-3-苯基丙酸发酵培养基的确定 | 第36-40页 |
| ·酵母菌A.6.3 全细胞催化制备2-羟基-3-苯基丙酸转化条件的优化 | 第40-42页 |
| ·酵母菌A.6.3 细胞渗透处理对转化反应的影响 | 第42-43页 |
| ·生物还原法合成2-羟基-3-苯基丙酸转化进程曲线 | 第43-44页 |
| ·基因工程菌制备2-羟基-3-苯基丙酸的研究 | 第44-49页 |
| ·羰基还原酶基因的挖掘 | 第44-45页 |
| ·羰基还原酶基因的PCR 扩增 | 第45页 |
| ·重组表达载体pET-20b-CR 载体的构建 | 第45-47页 |
| ·重组菌株的SDS-PAGE 电泳分析 | 第47-48页 |
| ·重组大肠杆菌BL21(DE3) | 第48-49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主要结论 | 第49页 |
| 展望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