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一般理论与方法论文--近地面层气象学、近地面层大气物理学论文

海上大气边界层模式的物理过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绪论第11-43页
   ·大气边界层模式的发展第12-18页
     ·大气边界层模式的研制第12-13页
     ·直接模拟第13-14页
     ·湍流闭合模式第14-16页
     ·大涡模式第16-17页
     ·大气边界层模式个例第17-18页
   ·海上大气边界层内主要物理过程研究现状第18-27页
     ·海上大气边界层内的物理过程第19-21页
     ·大气表面层内的湍流结构第21-24页
     ·海洋表面层第24页
     ·海洋边界层与大气边界层的耦合第24-27页
   ·海气界面过程研究现状第27-37页
     ·海-气界面通量第28-30页
     ·降水对海-气界面动量和感热通量的影响第30页
     ·海洋飞沫对海-气界面通量的影响第30-32页
     ·波边界层第32-33页
     ·海气之间动量和动能交换第33-35页
     ·海况影响的参数化第35-37页
   ·相关的国际研究计划第37-41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41-43页
2 海上大气边界层模式的建立第43-67页
   ·模式物理框架第43-56页
     ·控制方程组第44-46页
     ·边界层高度的判断第46-47页
     ·自由大气混合第47-48页
     ·稳定边界层中的局地湍流第48-49页
     ·表面层第49-50页
     ·表面能量平衡第50-51页
     ·边界层云第51-52页
     ·长短波辐射第52-53页
     ·稳定边界层第53-54页
     ·模式的嵌套第54-56页
   ·有限差分技术第56-61页
     ·边界层时间积分第56-57页
     ·大气扩散的有限元公式第57-61页
   ·模式的网格设置和积分流程第61-63页
   ·模式的改进第63-67页
     ·海表面动力学粗糙度参数化修改第63-65页
     ·海表面温度和湿度计算方案的修改第65-67页
3 理想情况下海上大气边界层数值模拟试验第67-87页
   ·试验方案设置第67-70页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70-84页
     ·边界层高度第70-72页
     ·表面辐射与能量平衡第72-75页
     ·垂直剖面廓线第75-84页
   ·小结第84-87页
4 东沙岛数值模拟个例分析第87-115页
   ·东沙岛及其附近海域环境与天气背景分析第87-107页
     ·南海季风试验第87-90页
     ·南海海域ECMWF 再分析资料分析第90-102页
     ·南海季风实验期间东沙岛及其附近海域资料分析第102-107页
   ·模式模拟结果与东沙岛附近海域实际观测结果比较第107-112页
     ·风速、气温及水汽混合比垂直廓线比较分析第107-110页
     ·边界层高度模拟第110页
     ·表面辐射与能量平衡变化模拟分析第110-112页
   ·小结第112-115页
5 北极海区大气边界层特征及其数值模拟第115-141页
   ·北极大气边界层特征第116-118页
   ·SHEBA 试验第118-121页
   ·模式介绍第121-123页
   ·初步模拟结果分析第123-131页
     ·边界层模式模拟结果第123-128页
     ·柱模式模拟结果第128-131页
   ·敏感性试验第131-139页
     ·垂直结构第131-132页
     ·表面辐射和热量平衡第132-139页
   ·小结第139-141页
6 结论和讨论第141-145页
   ·主要创新点第141-142页
   ·主要结论第142-143页
   ·讨论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5页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55-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带太平洋年代际变化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下一篇:海雾形成与发展机制的观测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