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类风湿关节炎理论研究与探讨 | 第10-35页 |
1 祖国传统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 | 第10页 |
2 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10-14页 |
·阴虚血热是本病发生演变的根本因素 | 第11-12页 |
·邪侵是本病发生的外部条件 | 第12-13页 |
·湿热毒瘀是RA 活动期病机关键 | 第13-14页 |
3 辨证论治 | 第14页 |
4 治则治法与方药分析 | 第14-19页 |
·治则治法 | 第14-15页 |
·方药分析 | 第15-16页 |
·组方特点 | 第16-17页 |
·现代药理研究 | 第17-19页 |
·痹清饮制作 | 第19页 |
5 现代医学对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 | 第19-29页 |
·病因与发病机制 | 第20-21页 |
·发病机制 | 第21-29页 |
6 RA 现代医学的治疗进展 | 第29-35页 |
·治疗原则 | 第30页 |
·治疗方法 | 第30-35页 |
第二部分 痹清饮对类风湿关节炎T 细胞免疫调控机理的实验研究 | 第35-43页 |
实验一 以 Jurkat 细胞为模型研究 T 淋巴细胞功能及免疫调节机制 | 第35-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材料 | 第35-36页 |
·方法 | 第36-3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39页 |
·痹清饮对T 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第37-38页 |
·痹清饮对T 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38页 |
·药物对T 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实验二 RA 患者外周血中T 淋巴细胞的活化 | 第39-43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检测对象 | 第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4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2 方法 | 第40-41页 |
·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40页 |
·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 的检测 | 第40页 |
·外周血CD3~+CD69~+、CD3~+CD25~+的检测 | 第40-41页 |
3 统计学处理 | 第41页 |
4 结果 | 第41-43页 |
·外周血细胞因子的检测 | 第41页 |
·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 的检测 | 第41-42页 |
·外周血CD3~+CD69~+、CD3~+CD25~+的检测 | 第42-43页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与结果的讨论 | 第43-53页 |
1 对照药物的选择 | 第43-45页 |
·白芍总甙(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TGP) | 第43-44页 |
·甲氨蝶呤 | 第44页 |
·地塞米松 | 第44-45页 |
2 Jurkat 细胞模型 | 第45页 |
3 治疗类风湿药物分析 | 第45-47页 |
4 实验结果探讨 | 第47-52页 |
·T 淋巴细胞活化的调控作用 | 第47-49页 |
·T 淋巴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 第49-50页 |
·T 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 | 第50页 |
·药物对T 淋巴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影响 | 第50-52页 |
5 总结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3页 |
综述 | 第63-88页 |
附录 | 第88-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查新报告 | 第94-103页 |
科研课题 | 第103-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