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0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多孔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碳质储氢材料 | 第14-15页 |
| ·金属有机骨架储氢材料 | 第15-17页 |
| ·多孔矿物材料 | 第17页 |
| ·多孔聚合物储氢材料 | 第17-18页 |
| ·活性炭储氢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活性炭制备方法 | 第19-21页 |
| ·活化条件对活性碳性能的影响 | 第21-22页 |
| ·影响活性炭储氢性能的因素 | 第22-24页 |
| ·吸附温度和吸附压力 | 第22页 |
| ·比表面积和微孔结构 | 第22-23页 |
| ·表面官能团 | 第23-24页 |
| ·活性炭的表征方法 | 第24-28页 |
| ·氮气吸脱附等温线 | 第24-28页 |
| ·比表面积 | 第24-27页 |
| ·孔径分布 | 第27-28页 |
| ·其他表征方法 | 第28页 |
|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8-29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 | 第29-30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页 |
| ·研究方案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 ·样品制备 | 第30页 |
| ·KOH化学活化法制备活性炭样品 | 第30页 |
| ·活性炭表面氧化处理 | 第30页 |
| ·样品表征 | 第30-32页 |
| ·低温氮气和氢气吸附分析 | 第30-31页 |
| ·密度函数理论分析 | 第31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KOH活化反应条件的研究 | 第32-42页 |
| ·不同活化前驱物的影响 | 第32-36页 |
| ·氮气流速的影响 | 第36页 |
| ·碱碳比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活化时间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活化温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孔结构和氢气吸附性能的表征 | 第42-54页 |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2-43页 |
| ·表面织构分析 | 第43-50页 |
| ·N_2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43-45页 |
| ·α_s曲线 | 第45-46页 |
| ·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的孔径分布 | 第46-48页 |
| ·表面吸附能分布特征分析 | 第48-50页 |
| ·氢气吸附性能的表征 | 第50-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1.活化反应条件对活性炭性能的影响 | 第54页 |
| 2.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孔结构和氢气吸附性能的表征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63-65页 |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