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沼虾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语的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 虾类遗传学研究 | 第12-19页 |
·分子遗传学的研究 | 第12-16页 |
·基于RAPD技术的研究 | 第12-13页 |
·基于AFLP技术的研究 | 第13-14页 |
·基于16S rRNA的研究 | 第14页 |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的研究 | 第14-15页 |
·基于SSR的研究 | 第15-16页 |
·基于SRAP和ITS的研究 | 第16页 |
·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 第16-17页 |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 | 第17-19页 |
·数量遗传学的研究 | 第19页 |
2 SPAP、ITS分子标记技术 | 第19-22页 |
·SRAP分子标记技术 | 第19-21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19-20页 |
·基因定位 | 第20-21页 |
·种质资源鉴定 | 第21页 |
·ITS分子标记技术 | 第21-22页 |
3 结语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五个地理种群海南沼虾的SRAP分析 | 第23-40页 |
1 前言 | 第23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23-26页 |
·材料 | 第23-24页 |
·方法 | 第24-26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4页 |
·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扩增、电泳、染色 | 第24-25页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26-35页 |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26-27页 |
·引物的筛选 | 第27-28页 |
·遗传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 | 第28-33页 |
·基因流(Nm)及遗传分化指数(Gst) | 第33页 |
·群体遗传变异来源 | 第33-34页 |
·Apostol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 第34页 |
·聚类分析 | 第34-35页 |
4 讨论 | 第35-40页 |
·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36-37页 |
·遗传多样性 | 第37-40页 |
·片段大小及位点数 | 第37页 |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7-38页 |
·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39页 |
·聚类分析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珠江海南沼虾ITS-1序列分析 | 第40-49页 |
1 前言 | 第40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0-42页 |
·材料 | 第40页 |
·方法 | 第40-42页 |
·TaKaRa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 第40页 |
·PCR扩增 | 第40-41页 |
·电泳检测 | 第41页 |
·PCR产物纯化 | 第41页 |
·克隆 | 第41-42页 |
·测序 | 第42页 |
·序列处理及分析 | 第42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42-49页 |
·海南沼虾ITS-1扩增产物电泳、纯化、克隆结果 | 第42-43页 |
·海南沼虾ITS-1序列比对结果及分析 | 第43-48页 |
·海南沼虾ITS-1序列 | 第43-47页 |
·简单重复序列(SSR) | 第47-48页 |
·BLAST结果及分析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海南沼虾ITS-1片段长度 | 第49-50页 |
·海南沼虾碱基组成 | 第50页 |
·SSR序列 | 第50页 |
·BLAST结果 | 第50-52页 |
全文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