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少数民族经济论文

西南少数民族财富观念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导论第13-37页
 一、论文选题意义第13-21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21-27页
 三、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第27-32页
 四、论文结构、创新与不足第32-37页
第一章 西南少数民族经济与文化第37-59页
 第一节 西南少数民族第37-44页
  一、西南与西南民族研究第37-39页
  二、西南少数民族的人口与分布第39-40页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源流与迁徙文化第40-44页
 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的山地特征与经济文化类型第44-53页
  一、西南民族地区的山地特征与山地文化第44-48页
  二、西南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第48-53页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的村社组织与村社主义文化第53-59页
  一、村社的制度和力量第53-55页
  二、互助的村社主义第55-59页
第二章 西南少数民族的基本财富观第59-91页
 第一节 财富概念的讨论第59-73页
  一、历史上经济学家对财富概念的界定第59-69页
  二、财富与财产、价值、收入、富裕第69-70页
  三、需要与财富第70-73页
 第二节 西南少数民族的财富与收入第73-78页
 第三节 西南少数民族财富的标准第78-91页
  一、牲畜第79-84页
  二、稻米第84-86页
  三、银饰第86-91页
第三章 西南少数民族的财富生产观第91-125页
 第一节 西南少数民族的自然财富观第91-110页
  一、西南少数民族关于山林的观念第91-100页
  二、西南少数民族关于土地的观念第100-110页
 第二节 农耕礼仪、神灵与财富第110-116页
  一、传统农耕礼仪第112-115页
  二、农耕礼仪的意义与解释第115-116页
 第三节 劳动与财富观念第116-125页
  一、劳动的决定性作用第117-119页
  二、合作的劳动第119-122页
  三、合作传统与农业发展第122-125页
第四章 西南少数民族的财富消费观第125-155页
 第一节 求简的消费观第126-127页
 第二节 竞赛型消费观第127-133页
  一、傣族的夸富宴第129-131页
  二、佤族的剽牛第131-133页
 第三节 酒的消费第133-139页
  一、西南少数民族的饮酒习俗第133-135页
  二、酒的消费与需要第135-139页
 第四节 宗教与消费观第139-144页
  一、宗教消费与对安全、归属的需要第139-141页
  二、宗教消费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第141-143页
  三、宗教消费与社会的凝聚第143-144页
 第五节 反对资本积累的社会第144-155页
  一、不积累的原因第144-148页
  二、财富标准对积累的影响第148-151页
  三、积累财富但不积累资本第151-155页
第五章 西南少数民族的财富交换观和富裕观第155-193页
 第一节 交换是实现丰裕家庭的手段第155-174页
  一、丰裕家庭第155-158页
  二、内部的互惠交换第158-168页
  三、外部交换第168-172页
  四、交换、风险与丰裕家庭第172-174页
 第二节 节日盛典是丰裕社会的象征第174-183页
  一、作为财富的闲暇与节日第174-178页
  二、西南少数民族的节日盛典第178-182页
  三、节日盛典与丰裕社会第182-183页
 第三节 对丰裕和发展的反思第183-193页
  一、富裕和贫困的相对性第184-187页
  二、发展的绝对性第187-193页
参考文献第193-20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208-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
下一篇:近代(1895-1949)青海民间商贸与社会经济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