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植物竞争的涵义与理论概述 | 第11-14页 |
·植物竞争的涵义 | 第11页 |
·植物竞争的分类 | 第11-12页 |
·竞争的主要理论 | 第12-14页 |
2 影响植物竞争结果的主要因素 | 第14-18页 |
·影响植物竞争的内在因素(遗传因素) | 第14-15页 |
·影响植物竞争的外在因素 | 第15-18页 |
3 植物竞争的研究方法和竞争能力测度方法 | 第18-20页 |
·植物竞争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植物竞争能力的主要测度方法 | 第19-20页 |
4 竞争植物对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20-27页 |
·植物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意义 | 第20-23页 |
·替代控制的概念 | 第23-24页 |
·竞争植物替代控制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1 试验地概况 | 第29页 |
2 供试植物材料 | 第29-30页 |
·紫茎泽兰 | 第29页 |
·多年生黑麦草 | 第29页 |
·苇状羊茅 | 第29页 |
·白三叶 | 第29-30页 |
·苏丹草 | 第30页 |
3 试验设计 | 第30-33页 |
·试验设计方法 | 第30页 |
·试验处理设置 | 第30-31页 |
·植株形态指标与生物量测定 | 第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3-73页 |
1 不同牧草品种、混种比例、种群密度及定植时间对紫茎泽兰和4种牧草表型特征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47页 |
·紫茎泽兰与多年生黑麦草的竞争 | 第33-36页 |
·紫茎泽兰与苇状羊茅的竞争 | 第36-40页 |
·紫茎泽兰与白三叶的竞争 | 第40-43页 |
·紫茎泽兰与苏丹草的竞争 | 第43-47页 |
2 不同牧草品种、混种比例、种群密度及定植时间对紫茎泽兰和4种牧草相对产量的影响 | 第47-56页 |
·紫茎泽兰与多年生黑麦草的竞争 | 第47-49页 |
·紫茎泽兰与苇状羊茅的竞争 | 第49-51页 |
·紫茎泽兰与白三叶的竞争 | 第51-53页 |
·紫茎泽兰与苏丹草的竞争 | 第53-56页 |
3 不同牧草品种、混种比例、种群密度及定植时间对紫茎泽兰和4种牧草相对产量总和的影响 | 第56-64页 |
·紫茎泽兰与多年生黑麦草的竞争 | 第56-58页 |
·紫茎泽兰与苇状羊茅的竞争 | 第58-60页 |
·紫茎泽兰与白三叶的竞争 | 第60-62页 |
·紫茎泽兰与苏丹草的竞争 | 第62-64页 |
4 不同牧草品种、混种比例、种群密度及定植时间对紫茎泽兰竞争攻击力的影响 | 第64-73页 |
·紫茎泽兰与多年生黑麦草的竞争 | 第64-66页 |
·紫茎泽兰与苇状羊茅的竞争 | 第66-68页 |
·紫茎泽兰与白三叶的竞争 | 第68-70页 |
·紫茎泽兰与苏丹草的竞争 | 第70-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3-77页 |
1 不同牧草品种对紫茎泽兰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73-74页 |
2 不同牧草播种时间对紫茎泽兰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74页 |
3 不同混种比例对紫茎泽兰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74-75页 |
4 不同种植密度对紫茎泽兰控制效果的影响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5页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