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前言 | 第8-9页 |
·航电枢纽通航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航电枢纽总体布置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条件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富金坝航电枢纽概况及枢纽河段水文泥沙特征 | 第15-19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概况 | 第15-16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河段水文泥沙特性 | 第16-19页 |
·水文资料 | 第16-17页 |
·泥沙资料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富金坝航电枢纽通航建筑物布置及通航条件模型研究 | 第19-57页 |
·试验研究模型设计和验证 | 第19-25页 |
·枢纽整体水工模型设计与相似性验证 | 第19-24页 |
·枢纽船闸水工模型设计 | 第24-25页 |
·自航船舶模型设计 | 第25页 |
·枢纽总体布置及枢纽水力学试验研究 | 第25-38页 |
·泄洪冲砂闸的泄流能力试验 | 第25-28页 |
·泄洪冲砂布置及闸下游消能防冲试验 | 第28-38页 |
·枢纽通航建筑物布置及通航条件研究 | 第38-57页 |
·通航建筑物布置及上下游引航道通航条件试验 | 第38-48页 |
·船闸水力学及通航条件试验 | 第48-52页 |
·自航船舶模型通航试验 | 第52-54页 |
·船舶(队)进出上下游引航道的航线规划 | 第54-57页 |
第四章 富金坝枢纽机组甩负荷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 第57-69页 |
·问题的提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57-58页 |
·机组甩负荷涌波特性和理论分析 | 第58-62页 |
·机组甩负荷的涌波特性 | 第58-61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机组甩负荷涌波计算 | 第61-62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机组甩负荷涌波的模型研究 | 第62-67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船闸及引航道概况 | 第62页 |
·试验模型 | 第62页 |
·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62页 |
·试验仪器 | 第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3页 |
·机组甩负荷试验成果分析与讨论 | 第63-67页 |
·机组甩负荷涌波对船闸通航条件的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涌波高度控制标准 | 第67页 |
·引航道内涌波对通航条件影响分析 | 第67-69页 |
第五章 枢纽最高通航流量研究 | 第69-71页 |
·现行标准与规范最高通航流量的确定方法 | 第69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最高通航流量的研究 | 第69-71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运行情况 | 第69-70页 |
·涪江已建枢纽的最高通航流量 | 第70页 |
·富金坝航电枢纽最高通航流量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河沙淤积对通航条件的影响研究 | 第71-73页 |
·引航道泥沙淤积机理 | 第71页 |
·富金坝枢纽引航道泥沙淤积试验数据 | 第71页 |
·富金坝枢纽引航道内泥沙淤积对通航的影响 | 第71-72页 |
·减少引航泥沙淤积改善通航条件的措施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语及建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