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买卖合同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本文写作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 | 第14-17页 |
第2章 中德买卖合同之宏观比较研究 | 第17-24页 |
·买卖合同概述 | 第17-18页 |
·买卖合同的概念 | 第17-18页 |
·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 | 第18页 |
·中德买卖合同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8-22页 |
·中国买卖合同法律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19-20页 |
·德国买卖合同法律制度的历史与现状 | 第20-22页 |
·比较分析 | 第22-23页 |
·本章小节 | 第23-24页 |
第3章 中德买卖合同形式与调整范围的比较研究 | 第24-31页 |
·中德买卖合同形式的比较研究 | 第24-27页 |
·买卖合同形式概述 | 第24-25页 |
·我国《合同法》中的买卖合同形式法律制度 | 第25页 |
·德国债法中的买卖合同形式法律制度 | 第25-26页 |
·比较分析 | 第26-27页 |
·中德买卖合同调整范围的比较研究 | 第27-29页 |
·我国《合同法》中买卖合同制度调整的范围 | 第28页 |
·德国债法中买卖合同制度调整的范围 | 第28-29页 |
·比较分析 | 第29页 |
·本章小节 | 第29-31页 |
第4章 中德买卖合同关于所有权转移的比较研究 | 第31-44页 |
·所有权转移的概述 | 第31-32页 |
·所有权转移的价值 | 第31页 |
·所有权转移的时间 | 第31-32页 |
·我国《合同法》中的所有权转移法律制度 | 第32-39页 |
·所有权转移的概述 | 第32-34页 |
·我国《物权法》对买卖合同所有权转移的修正 | 第34-39页 |
·德国债法中的所有权转移法律制度 | 第39-42页 |
·不动产物权的转移 | 第40-41页 |
·动产物权的转移 | 第41-42页 |
·比较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5章 中德买卖合同关于风险转移的比较研究 | 第44-49页 |
·我国《合同法》中的风险转移法律制度 | 第44-46页 |
·风险转移的时间和事由 | 第44-45页 |
·风险转移的分配原则 | 第45-46页 |
·德国债法中的风险转移法律制度 | 第46-47页 |
·不动产买卖的风险移转 | 第47页 |
·送交买卖的危险移转 | 第47页 |
·比较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6章 中德买卖合同关于瑕疵担保责任比较研究 | 第49-62页 |
·物的瑕疵担保责任 | 第49-55页 |
·我国《合同法》中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法律制度 | 第49-52页 |
·德国债法中的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法律制度 | 第52-54页 |
·比较分析 | 第54-55页 |
·权利的瑕疵担保责任 | 第55-60页 |
·我国《合同法》的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法律制度 | 第55-58页 |
·德国债法中的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法律制度 | 第58-59页 |
·比较分析 | 第59-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