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9页 |
·概述 | 第9-12页 |
·锌的性质 | 第9页 |
·锌的用途 | 第9-10页 |
·锌资源 | 第10页 |
·锌冶炼的发展 | 第10-11页 |
·锌产量和消费 | 第11-12页 |
·火法炼锌 | 第12-16页 |
·平罐炼锌 | 第12页 |
·竖罐炼锌 | 第12-13页 |
·电炉炼锌 | 第13页 |
·鼓风炉炼锌 | 第13-14页 |
·沃纳法炼锌 | 第14-15页 |
·其他火法炼锌工艺 | 第15-16页 |
·湿法炼锌 | 第16-26页 |
·常规湿法炼锌 | 第17-19页 |
·焙烧 | 第17页 |
·浸出 | 第17-18页 |
·净化 | 第18页 |
·电积 | 第18-19页 |
·高温高酸湿法炼锌 | 第19-21页 |
·黄钾铁矾法 | 第19-20页 |
·针铁矿法 | 第20页 |
·赤铁矿法 | 第20-21页 |
·直接氧浸法 | 第21-23页 |
·氨法炼锌 | 第23-25页 |
·其他湿法炼锌工艺 | 第25-26页 |
·锌冶炼过程中铟的回收 | 第26-27页 |
·从"低酸浸出-挥发窑烟化"炼锌过程中富集和回收铟 | 第26页 |
·从"热酸浸出-黄钾铁矾"法炼锌过程中富集回收铟 | 第26-27页 |
·从"热酸浸出-针铁矿"炼锌过程中富集和回收铟 | 第27页 |
·从"热酸浸出-赤铁矿法"炼锌过程中富集和回收铟 | 第27页 |
·无铁渣湿法炼锌提铟 | 第27页 |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29-37页 |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9-30页 |
·试料 | 第29页 |
·试剂及相关材料 | 第29-30页 |
·试验流程的选择 | 第30-32页 |
·试验装置 | 第32-33页 |
·试验方法 | 第33-35页 |
·置换除铜过程 | 第33页 |
·中和沉铟过程 | 第33页 |
·净化除杂过程 | 第33-34页 |
·不纯赤铁矿渣高温还原挥发除杂过程 | 第34-35页 |
·分析与检测方法 | 第35-37页 |
·铟分析 | 第35页 |
·锌分析 | 第35页 |
·铁分析 | 第35-36页 |
·其他元素分析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低酸浸出—还原液中和提铟及深度净化研究 | 第37-58页 |
·主要过程原理 | 第37-46页 |
·铁粉置换过程原理 | 第37-41页 |
·铁粉置换过程热力学分析 | 第37-38页 |
·铁粉置换过程动力学 | 第38-41页 |
·中和沉铟及净化除杂原理 | 第41-44页 |
·中和沉铟过程理论分析 | 第41-43页 |
·中和沉铟过程基本反应 | 第43-44页 |
·硫化除杂原理 | 第44-46页 |
·硫化除砷 | 第44-45页 |
·硫化除铜 | 第45页 |
·硫化除铅 | 第45页 |
·硫化除镉 | 第45-46页 |
·中和除杂原理 | 第46页 |
·低酸浸出—还原液中和沉铟及深度净化工艺研究 | 第46-57页 |
·概述 | 第46页 |
·中和沉铟及净化除杂实验室小型试验 | 第46-52页 |
·中和沉铟过程 | 第47-49页 |
·沉铟后液的净化除杂 | 第49-52页 |
·中和沉铟及净化除杂综合扩大试验 | 第52-57页 |
·置换除铜过程 | 第53-54页 |
·中和沉铟过程 | 第54-55页 |
·净化除杂过程 | 第55-57页 |
·赤铁矿沉铁探索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不纯赤铁矿渣高温还原挥发除杂探索 | 第58-65页 |
·高温还原挥发除杂原理 | 第58-61页 |
·概述 | 第58页 |
·布多尔反应与铁的还原 | 第58-60页 |
·布多尔反应与碳气化 | 第58-59页 |
·铁还原过程热力学分析 | 第59-60页 |
·铅、锌和镉还原挥发原理 | 第60-61页 |
·不纯赤铁矿渣高温还原挥发除杂工艺探索试验 | 第61-64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焦炭用量的影响 | 第62-63页 |
·时间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5页 |
·建议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撰写)文章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