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引言 | 第8页 |
| ·钢骨混凝土结构 | 第8-10页 |
|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 第8-9页 |
| ·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 | 第10-13页 |
| ·异形柱结构的特点 | 第10页 |
| ·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特点及应用 | 第10-12页 |
| ·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2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全过程分析的数值方法 | 第17-30页 |
| ·二维网格划分截面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17-18页 |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17页 |
| ·计算公式 | 第17-18页 |
| ·截面形心的确定方法 | 第18页 |
| ·钢骨混凝土异形柱全过程分析的数值方法 | 第18-24页 |
| ·基本假定 | 第19-20页 |
| ·单元划分 | 第20-21页 |
| ·求解基本单元的内力 | 第21-22页 |
| ·全截面内力计算 | 第22-23页 |
| ·迭代方法 | 第23页 |
| ·最大弯矩计算步骤 | 第23-24页 |
| ·程序准确性评价 | 第24-25页 |
| ·本章结论 | 第25-26页 |
| 附录:一、混凝土计算单元以及计算方法 | 第26-30页 |
| 3 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柱承载能力与配骨率相关关系的研究 | 第30-44页 |
| ·截面设计 | 第30-32页 |
| ·各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30-31页 |
| ·材料的相关性能 | 第31-32页 |
| ·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柱承载能力与配骨率相关关系 | 第32-41页 |
| ·数据分析 | 第32-36页 |
| ·所得计算成果 | 第36-41页 |
| ·箍筋间距与纵筋直径之比对弯矩-轴力-配骨率相关关系的影响 | 第41-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4 钢骨混凝土L形截面柱承载能力与配骨率相关关系的研究 | 第44-58页 |
| ·截面设计 | 第44-45页 |
| ·各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44-45页 |
| ·材料的相关性能 | 第45页 |
| ·钢骨混凝土L形截面柱承载能力与配骨率相关关系 | 第45-54页 |
| ·数据分析 | 第45-49页 |
| ·所得计算成果 | 第49-54页 |
| ·其他因素对弯矩-轴力-配骨率相关关系的影响 | 第54-57页 |
| ·箍筋间距与纵筋直径之比对弯矩-轴力-配骨率相关关系的影响 | 第54-55页 |
| ·肢长对弯矩-轴力-配骨率相关关系的影响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柱抗剪承载力研究 | 第58-74页 |
| ·有限元软件MARC简介 | 第58页 |
| ·Marc分析混凝土材料模型 | 第58-59页 |
| ·Marc中的收敛依据 | 第59-60页 |
| ·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柱抗剪能力试验模拟 | 第60-64页 |
| ·试验柱截面类型及加载方式 | 第60-61页 |
| ·试验中各材料强度 | 第61-62页 |
| ·模型参数及混凝土本构关系的选取 | 第62-63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3页 |
|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第63-64页 |
| ·基于MARC软件的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柱抗剪承载力相关研究 | 第64-73页 |
| ·Marc中模型柱截面类型及加载方式 | 第64页 |
| ·模拟试验中各材料强度及混凝土本构关系的选取 | 第64-66页 |
| ·模拟试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6-71页 |
| ·钢骨混凝土T形截面住抗剪承载力公式 | 第71-73页 |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展望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 附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