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弓振动特性试验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中国受电弓应用现状 | 第14-18页 |
·低速阶段 | 第14-16页 |
·中速阶段 | 第16-17页 |
·高速阶段 | 第17-18页 |
·受电弓振动特性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9-20页 |
第2章 受电弓振动试验台的组建 | 第20-35页 |
·激振系统 | 第20-22页 |
·信号发生器 | 第20-21页 |
·功率放大器 | 第21-22页 |
·激振器 | 第22页 |
·测量系统 | 第22-30页 |
·位移传感器 | 第22-26页 |
·加速度传感器 | 第26-28页 |
·力传感器 | 第28-29页 |
·数据放大系统 | 第29-30页 |
·信号采集和处理系统 | 第30-35页 |
·信号采集模块 | 第31页 |
·MATLAB | 第31-32页 |
·数据采集程序 | 第32-35页 |
第3章 受电弓等效参数的测量 | 第35-53页 |
·受电弓的等效模型 | 第35-38页 |
·二质量块模型 | 第35-36页 |
·三质量块模型 | 第36页 |
·其他质量块模型 | 第36-37页 |
·连杆模型 | 第37-38页 |
·DSA250型受电弓 | 第38-39页 |
·两质量块模型的参数测试 | 第39-46页 |
·弓头刚度的测量 | 第39-41页 |
·弓头质量的测量 | 第41页 |
·弓头阻尼的测量 | 第41-43页 |
·框架质量和阻尼的测量 | 第43-45页 |
·框架刚度的测量 | 第45-46页 |
·三质量块模型的参数测试 | 第46-53页 |
·上臂杆刚度的测量 | 第46-47页 |
·上臂杆质量和阻尼的测量 | 第47-48页 |
·下臂杆质量的测量 | 第48-50页 |
·下臂杆刚度的测量 | 第50-51页 |
·下臂杆阻尼的测量 | 第51-53页 |
第4章 受电弓固有频率的测量 | 第53-64页 |
·固有频率测试的有关内容 | 第53-55页 |
·固有频率和模态形状 | 第53-55页 |
·频响函数的测试 | 第55页 |
·利用测得受电弓参数计算固有频率 | 第55-59页 |
·受电弓位移幅频曲线特性的测量 | 第59-61页 |
·结果与误差分析 | 第61-64页 |
第5章 受电弓的模态仿真 | 第64-70页 |
·有限元法计算共振频率 | 第64-65页 |
·Inventor简介 | 第65-66页 |
·受电弓的有限元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66-67页 |
·受电弓的模态和振型 | 第67-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