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多功能保护模块的研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课题的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采用的方法和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课题设计思路 | 第14页 |
·课题主要完成的工作 | 第14-15页 |
·模块的功能指标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系统故障分析及保护方法研究 | 第16-31页 |
·电力系统接地方式概述 | 第16-18页 |
·TN系统 | 第16-17页 |
·TT系统 | 第17页 |
·IT系统 | 第17-18页 |
·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 | 第18页 |
·常见故障仿真分析 | 第18-25页 |
·电动机负载故障仿真 | 第18-23页 |
·普通负载故障仿真 | 第23-25页 |
·保护方法 | 第25-29页 |
·电流保护 | 第25-28页 |
·电压保护 | 第28页 |
·反相保护 | 第28页 |
·启动保护 | 第28-29页 |
·故障类型诊断 | 第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模式识别 | 第31-56页 |
·引言 | 第31页 |
·支持向量机理论 | 第31-40页 |
·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 | 第31-32页 |
·最优分类超平面 | 第32-34页 |
·最优分类面的推广 | 第34-35页 |
·核函数 | 第35-37页 |
·支持向量分类机 | 第37-38页 |
·多类分类问题 | 第38-40页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故障分类 | 第40-55页 |
·支持向量机算法实现 | 第40-42页 |
·解决故障分类问题的步骤 | 第42-43页 |
·故障的样本选取 | 第43-44页 |
·支持向量机故障诊断模型的建立及分类结果分析 | 第4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硬件设计 | 第56-71页 |
·总体设计方案 | 第56页 |
·单片机的选择 | 第56-58页 |
·数据采集模块的设计 | 第58-66页 |
·电流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第58-60页 |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第60-63页 |
·相序测量电路设计 | 第63-66页 |
·输出控制模块设计 | 第66-67页 |
·人机界面模块设计 | 第67-70页 |
·按键电路 | 第68页 |
·显示电路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软件设计 | 第71-86页 |
·编程思想总述 | 第71页 |
·初始化子程序设计 | 第71-75页 |
·中断寄存器初始化 | 第71-73页 |
·“看门狗”初始化 | 第73页 |
·I/O端口初始化 | 第73页 |
·A/D转换模块初始化 | 第73页 |
·CCP1和ECCP1模块初始化 | 第73-74页 |
·定时器TMR0和TMR2初始化 | 第74-75页 |
·数据采样子程序设计 | 第75-76页 |
·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第76-77页 |
·故障保护子程序设计 | 第77-82页 |
·故障保护总体框图 | 第77-78页 |
·启动保护子程序 | 第78-79页 |
·电压保护子程序 | 第79页 |
·反相保护子程序 | 第79-81页 |
·故障模式识别子程序 | 第81-82页 |
·显示子程序设计 | 第82-83页 |
·按键扫描子程序设计 | 第83-85页 |
·小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试验 | 第86-92页 |
·数据采集模块试验 | 第86-89页 |
·电流信号调理电路试验 | 第86-87页 |
·电压信号调理电路试验 | 第87-88页 |
·相序测量电路试验 | 第88-89页 |
·故障模式识别系统试验 | 第89-91页 |
·电机故障诊断模型 | 第89-90页 |
·一般负载故障诊断模型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