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水质监测论文

基于碳点与Cu-MOFs的荧光传感体系构建及重金属离子检测研究

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缩略词第10-11页
1 绪论第11-27页
    1.1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和危害第11-13页
        1.1.1 铬离子污染和危害第11-12页
        1.1.2 铁离子污染和危害第12页
        1.1.3 汞离子污染和危害第12-13页
    1.2 重金属的传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第13-16页
        1.2.1 原子吸收光谱法第13页
        1.2.2 原子发射光谱法第13页
        1.2.3 X射线荧光光谱法第13页
        1.2.4 质谱法第13-14页
        1.2.5 原子荧光光谱法第14页
        1.2.6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第14页
        1.2.7 电化学法第14页
        1.2.8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第14-16页
    1.3 纳米传感检测技术第16-25页
        1.3.1 基于碳点的纳米传感器对金属离子的检测第16-21页
        1.3.2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纳米传感器对金属离子的检测第21-25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5-27页
        1.4.1 论文的研究目的第25页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5-27页
2 基于IFE的 N-CDs荧光传感体系对溶液中Cr~(6+)的检测第27-41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0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27-29页
        2.2.2 N-CDs的合成与表征第29页
        2.2.3 N-CDs荧光传感器对Cr~(6+)检测的灵敏度第29页
        2.2.4 N-CDs荧光传感器对Cr~(6+)检测的选择性第29页
        2.2.5 N-CDs荧光传感器对实际水样中Cr~(6+)的检测第29-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39页
        2.3.1 N-CDs荧光传感器检测Cr~(6+)的原理第30-31页
        2.3.2 N-CDs的合成及相关表征第31-34页
        2.3.3 N-CDs荧光传感器检测Cr~(6+)的条件优化第34-35页
        2.3.4 N-CDs荧光传感器对Cr~(6+)检测的灵敏度第35-36页
        2.3.5 N-CDs荧光传感器对Cr~(6+)检测的选择性第36-37页
        2.3.6 N-CDs荧光传感器的重现性和稳定性研究第37-38页
        2.3.7 N-CDs荧光传感器对实际水样中Cr~(6+)的检测第38-39页
    2.4 本章小结第39-41页
3 铜基金属-有机框架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Fe~(3+)的检测研究第41-53页
    3.1 引言第41页
    3.2 实验部分第41-43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41-42页
        3.2.2 Cu-MOFs的合成与表征第42页
        3.2.3 Cu-MOFs荧光传感器对离子的识别作用第42-43页
        3.2.4 Cu-MOFs荧光传感器对Fe~(3+)的滴定实验第43页
        3.2.5 Cu-MOFs荧光传感器对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第4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3-51页
        3.3.1 Cu-MOFs的合成与表征第43-46页
        3.3.2 Cu-MOFs的光学性能分析第46-47页
        3.3.3 Cu-MOFs荧光传感器对离子的识别作用第47-48页
        3.3.4 Cu-MOFs荧光传感器对Fe~(3+)的荧光滴定第48-50页
        3.3.5 Cu-MOFs荧光传感器对Fe~(3+)检测的重现性第50页
        3.3.6 Cu-MOFs荧光传感器对实际水样中Fe~(3+)的检测第50-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4 基于FRET的 CND/Cu-MOFs比率荧光传感体系对Hg~(2+)的检测研究第53-67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实验部分第53-56页
        4.2.1 试剂与仪器第53-54页
        4.2.2 CND的制备与表征第54-55页
        4.2.3 CND/Cu-MOFs比率荧光传感器的制备第55页
        4.2.4 CND/Cu-MOFs对 Hg~(2+)的荧光滴定实验第55页
        4.2.5 CND/Cu-MOFs对 Hg~(2+)检测的选择性第55-56页
        4.2.6 CND/Cu-MOFs对实际水样中Hg~(2+)的检测第5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6-65页
        4.3.1 CND与 Cu-MOFs的合成与表征第56-58页
        4.3.2 CND/Cu-MOFs比率荧光传感器的构建第58-59页
        4.3.3 CND/Cu-MOFs比率荧光传感器的发光机理第59-60页
        4.3.4 CND/Cu-MOFs检测Hg~(2+)的相关条件优化第60-61页
        4.3.5 CND/Cu-MOFs对 Hg~(2+)检测的灵敏度第61-63页
        4.3.6 CND/Cu-MOFs对 Hg~(2+)检测的可能性机理分析第63页
        4.3.7 CND/Cu-MOFs对 Hg~(2+)检测的选择性第63-64页
        4.3.8 CND/Cu-MOFs比率荧光传感器的稳定性第64-65页
        4.3.9 CND/Cu-MOFs对实际水样中Hg~(2+)的检测第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5.1 总结第67-68页
    5.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83页
附录第83-85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3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83-84页
    C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蒲松龄俚曲的音乐特色与演唱风格之研究
下一篇:临水映照彼岸花--郁达夫小说中的“水话语”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