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俚曲的音乐特色与演唱风格之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蒲松龄俚曲产生的条件和社会意义 | 第13-21页 |
一、蒲松龄及其俚曲简介 | 第13-14页 |
二、蒲松龄写作俚曲的条件 | 第14-18页 |
三、蒲松龄俚曲的思想内容和音乐艺术成就 | 第18-21页 |
1、思想内容 | 第18页 |
2、音乐艺术成就 | 第18-21页 |
第二章 蒲松龄俚曲音乐分析 | 第21-34页 |
一、作品结构分析 | 第21-31页 |
1、联套 | 第21-22页 |
2、回套 | 第22-23页 |
3、单支曲牌的曲式结构 | 第23-31页 |
二、音调特征分析 | 第31-34页 |
1、曲调与方言的关系 | 第31页 |
2、旋律的形态 | 第31-34页 |
第三章 俚曲的演唱 | 第34-43页 |
一、演唱形式与伴奏 | 第34-35页 |
二、演唱时风格上的把握 | 第35-36页 |
三、演唱时发声上的处理 | 第36-43页 |
1、咬字吐字 | 第36-39页 |
2、装饰音 | 第39-41页 |
3、衬词 | 第41-42页 |
4、拖腔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蒲松龄俚曲的传承与发展 | 第43-46页 |
一、研究蒲松龄俚曲的意义 | 第43-44页 |
二、发展与创新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