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目录 | 第1-7页 |
| 英文目录 | 第7-9页 |
| 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中文摘要 | 第10-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13-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 ·引言 | 第16-17页 |
| ·电站用热强钢的发展 | 第17-20页 |
| ·电站耐热钢的失效 | 第20-21页 |
| ·合金钢的氧化机理 | 第21-25页 |
| ·高温氧化的热力学 | 第22-24页 |
| ·高温氧化测试和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 ·高温氧化动力学 | 第25页 |
| ·T/P91钢性能及高温氧化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T/P91高温氧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P91钢常温和高温性能 | 第28-48页 |
| ·前言 | 第28-31页 |
| ·试验所用的材料 | 第31页 |
| ·化学成分 | 第31-34页 |
| ·金相组织 | 第34-36页 |
| ·钢的机械性能 | 第36-47页 |
| ·常温机械性能测试 | 第37-40页 |
| ·P91钢的高温机械性能 | 第40-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三章 T91钢在空气和水蒸汽中恒温氧化动力学 | 第48-82页 |
| ·前言 | 第48-50页 |
|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50-54页 |
| ·材料与样品制备 | 第50-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 ·实验结果 | 第54-75页 |
| ·水蒸汽气氛中氧化动力学 | 第54-59页 |
| ·空气中氧化动力学 | 第59-60页 |
| ·表面氧化物相分析 | 第60-64页 |
| ·氧化膜表面形貌观察 | 第64-67页 |
| ·氧化膜断面形貌与成分分布 | 第67-73页 |
| ·氧化膜与基体结合力测量 | 第73-75页 |
| ·结果讨论 | 第75-81页 |
| ·T91钢在空气中氧化机制 | 第75-78页 |
| ·T91钢在水蒸汽中氧化机制 | 第78-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四章 T91钢在水蒸汽中的循环氧化动力学 | 第82-97页 |
| ·前言 | 第82-83页 |
| ·实验方法 | 第83-84页 |
| ·材料与样品制备 | 第83页 |
| ·水蒸汽中循环氧化测试 | 第83-84页 |
| ·实验结果 | 第84-89页 |
| ·循环氧化动力学 | 第84-85页 |
| ·XRD和SEM分析 | 第85-89页 |
| ·讨论 | 第89-96页 |
| ·氧化膜内裂纹形成机理 | 第89-93页 |
| ·T91钢在10%H_2O+90%Ar环境下的氧化机理 | 第93-96页 |
| ·小结 | 第96-97页 |
| 第五章 T91钢热浸镀铝后在水蒸汽中的循环氧化 | 第97-108页 |
| ·引言 | 第97-98页 |
| ·实验方法 | 第98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98-108页 |
| ·热浸镀铝涂层制备 | 第98-102页 |
| ·热浸镀铝样品在水蒸汽中的循环氧化行为 | 第102-108页 |
| ·小结 | 第108页 |
| 第六章 稀土钇对T91在水蒸汽的循环氧化行为的影响 | 第108-118页 |
| ·引言 | 第109页 |
| ·试验方法 | 第109-110页 |
| ·实验结果 | 第110-115页 |
| ·氧化动力学 | 第110-111页 |
| ·XRD分析结果 | 第111页 |
| ·样品微观形貌 | 第111-115页 |
| ·讨论 | 第115-117页 |
| ·小结 | 第117-118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8-121页 |
| ·结论 | 第118-119页 |
| ·展望 | 第119-1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1-130页 |
| 致谢 | 第130-131页 |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学术论文 | 第131-132页 |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负责的科研项目 | 第132页 |
|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的获奖情况 | 第132-133页 |
| 附件 | 第133-152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