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垂直绿化的概念及特点 | 第10-12页 |
·垂直绿化概念与起源 | 第10页 |
·垂直绿化的特点 | 第10-12页 |
2 植物对大气中 SO_2 的净化作用 | 第12-17页 |
·植物吸收SO_2 的途径 | 第12-13页 |
·SO_2 对植物的伤害 | 第13-14页 |
·SO_2 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14-16页 |
·SO_2 对植物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14-15页 |
·SO_2 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15-16页 |
·SO_2 对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16页 |
·影响植物吸收 SO_2 的因素 | 第16-17页 |
3 问题与展望 | 第17页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三种垂直绿化植物净化大气中SO_2 能力的研究 | 第18-29页 |
1 试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采样地点的选择 | 第18页 |
·试验材料的选择 | 第18页 |
·采样时间 | 第18页 |
·试验步骤 | 第18-1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19-20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不同地点三种垂直绿化植物吸收SO_2 能力的比较 | 第20-22页 |
·各采样点大气污染状况 | 第20页 |
·盆栽采样植物吸收 SO_2 能力的比较 | 第20-21页 |
·野外采样植物吸收 SO_2 能力的比较 | 第21-22页 |
·同一地点三种垂直绿化植物吸收SO_2 的季节变化规律 | 第22-25页 |
·南京市大气 SO_2 污染状况 | 第22-23页 |
·盆栽采样植物吸收 SO_2 的季节变化规律 | 第23-24页 |
·野外采样植物吸收 SO_2 的季节变化规律 | 第24-25页 |
·三种垂直绿化植物在不同季节吸收SO_2 能力的比较 | 第25-27页 |
3 讨论 | 第27-28页 |
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三种垂直绿化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生理生化响应 | 第29-49页 |
1 试验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采样地点的选择 | 第29页 |
·试验材料的选择 | 第29页 |
·采样时间 | 第29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9-31页 |
·相对电导率 | 第29-30页 |
·叶绿素含量 | 第30页 |
·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 | 第30-31页 |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47页 |
·大气污染对三种盆栽采样垂直绿化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1-39页 |
·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33-35页 |
·对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对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7-39页 |
·大气污染对三种野外采样垂直绿化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9-46页 |
·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对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对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5-46页 |
·植物叶片含硫量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 第46-47页 |
3 讨论 | 第47-48页 |
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南京市垂直绿化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 第49-59页 |
1 南京地区的自然概况 | 第49页 |
2 调查方法 | 第49-50页 |
3 调查结果 | 第50-5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主要应用形式 | 第51-55页 |
·应用现状 | 第55-57页 |
·存在问题 | 第57-58页 |
5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9-61页 |
1 三种垂直绿化植物吸收大气中SO_2 能力的研究 | 第59页 |
2 大气污染对三种垂直绿化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59-60页 |
3 南京市垂直绿化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 第60页 |
4 不足与建议 | 第60-61页 |
附表:南京市垂直绿化植物应用调查表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详细摘要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