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蜡梅品种资源调查及孢粉学研究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蜡梅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 第9-15页 |
·种质资源分布和群落学研究 | 第9页 |
·品种分类研究 | 第9-12页 |
·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12页 |
·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2-13页 |
·繁殖栽培研究 | 第13-14页 |
·应用研究 | 第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花卉品种孢粉学研究概述 | 第15-17页 |
·花粉形态与品种分类及亲缘关系的相关性 | 第15-16页 |
·新品种与原品种或亲本在花粉形态上的亲缘关系 | 第16-17页 |
·花粉形态在蜡梅属植物上的应用 | 第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本研究的目的 | 第1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蜡梅的形态特征及分类性状 | 第18-23页 |
·营养器官 | 第18-19页 |
·根 | 第18页 |
·茎 | 第18-19页 |
·叶 | 第19页 |
·繁殖器官 | 第19-23页 |
·花 | 第19-22页 |
·果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江苏地区蜡梅品种资源调查和记载 | 第23-27页 |
·江苏地区蜡梅品种资源调查方案 | 第23-24页 |
·调查的时间和范围 | 第23页 |
·调查的方法 | 第23-24页 |
·调查的规范 | 第24页 |
·蜡梅品种调查记载表 | 第24-27页 |
第四章 蜡梅品种分类系统 | 第27-30页 |
·蜡梅品种分类原则 | 第27页 |
·以种系为基础 | 第27页 |
·尽可能反映演化关系 | 第27页 |
·重视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实践 | 第27页 |
·蜡梅品种分类等级 | 第27-28页 |
·品种群 | 第28页 |
·品种 | 第28页 |
·蜡梅品种分类系统 | 第28-30页 |
第五章 江苏地区蜡梅品种的分类和整理 | 第30-60页 |
·素心蜡梅品种群 | 第30-40页 |
·素心蜡梅品种检索表 | 第30-32页 |
·素心蜡梅品种记载 | 第32-40页 |
·乔种蜡梅品种群 | 第40-49页 |
·乔种蜡梅品种检索表 | 第40-41页 |
·乔种蜡梅品种记载 | 第41-49页 |
·红心蜡梅品种群 | 第49-60页 |
·红心蜡梅品种检索表 | 第49-51页 |
·红心蜡梅品种记载 | 第51-60页 |
第六章 蜡梅品种孢粉学研究 | 第60-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材料及来源 | 第60页 |
·研究方法 | 第60-6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1-68页 |
·花粉观察与测量结果 | 第61-64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64页 |
·聚类分析 | 第64-68页 |
·讨论 | 第68-69页 |
·蜡梅品种花粉形态研究的意义 | 第68页 |
·不同处理方法对蜡梅花粉形态观察的影响 | 第68页 |
·花粉形态学分类与外部形态分类的关系 | 第68-69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建议 | 第69-71页 |
·总结 | 第69页 |
·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附图 | 第76-106页 |
详细摘要 | 第106-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