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城市公共空间记忆生成的叙事性建构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1页
   ·研究的缘起第8页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8-9页
   ·研究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第9页
   ·研究框架与探新第9-11页
     ·创新点第9-10页
     ·研究框架第10-11页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第11-19页
   ·概念界定第11-14页
     ·空间叙事第11-12页
     ·记忆生成第12-14页
     ·城市公共空间第14页
   ·“叙事性”概念引介的重要意义第14-15页
   ·城市公共空间记忆生成与叙事性的关系第15-16页
   ·空间叙事性研究现状第16-18页
     ·国外空间叙事性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国内空间叙事性研究现状第17-18页
     ·国内、外空间叙事性研究评价第18页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空间叙事性相关理论与实践第19-36页
   ·空间叙事与符号学理论第19-21页
     ·符号的意指第19-20页
     ·符号与记忆第20-21页
     ·文化符号的撷取第21页
   ·空间叙事与心理学第21-25页
     ·环境认知第22-23页
     ·行为心理学第23-25页
   ·空间叙事与场所理论第25-28页
     ·中国式意境第25-27页
     ·西方“场所精神”第27-28页
   ·空间叙事与相关艺术门类叙事话语第28-35页
     ·文学叙事第28-31页
     ·电影叙事第31-32页
     ·绘画叙事第32-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城市公共空间叙事语言要素与组合关系第36-60页
   ·城市公共空间叙事语言的要素第36-40页
     ·语汇——表意元素第36-38页
     ·结构——句法组织与篇章编排第38-39页
     ·形式——表达属性与表达载体第39-40页
   ·城市公共空间叙事语言要素的组合关系第40-55页
     ·语汇转换第41-43页
     ·结构组织第43-52页
     ·形式表达第52-55页
   ·要素组合与故事呈现第55-59页
     ·主题建构第55-56页
     ·角色塑造第56-57页
     ·场景营造第57-58页
     ·情节演绎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城市公共空间叙事类型与方法第60-77页
   ·“诗词型”空间——意蕴无限的写意空间第60-67页
     ·词义传情——空间隐喻与象征第60-64页
     ·句式跳跃——时空蒙太奇第64-65页
     ·凝练的语言与场景要素叠化第65-67页
     ·非常态组合第67页
   ·“散文型”空间——婉转自然的写真空间第67-71页
     ·“清水出芙蓉”的自然气质第67-69页
     ·灵活的空间结构第69-71页
   ·“小说型”空间——逻辑连续的叙事空间第71-75页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第71-73页
     ·“起承转合”的时空秩序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五章 理想城市空间叙事性的探索与展望第77-88页
   ·富于故事的理想城市空间文本第77-86页
   ·城市公共空间叙事性建构的可续性研究第86-87页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结语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独乐 众乐--从公共性解读居住区景观的文化建构
下一篇:论高速公路景观设计中的生态性与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