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分支科学论文--产业经济学论文

产业链稳定性研究

内容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1. 论文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构第15-24页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目的第15-18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研究目的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页
   ·结构体系与研究深度第18-24页
     ·论文结构第18-22页
     ·研究深度第22-24页
2. 产业链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本文研究路径第24-49页
   ·概念界定第24-35页
     ·产业链的含义第24-26页
     ·产业链的特点及功能第26-29页
     ·产业链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第29-32页
     ·稳定性概念第32-35页
   ·产业链稳定性研究路径第35-49页
     ·产业链研究的产生与兴起第35-38页
     ·供应链理论与价值链理论对产业链研究的促进作用第38-40页
     ·基于产业链稳定性研究的展开第40-41页
     ·本文研究框架搭建第41-45页
     ·本文的主要理论来源第45-49页
3. 产业链稳定性影响动因分析第49-68页
   ·上下游产业组织资源依赖性第49-53页
     ·产业链类型第49-51页
     ·组织资源依赖性与存在问题第51-53页
   ·产业辅助组织的配套性第53-55页
     ·产业配套性问题的提出第53-54页
     ·产业配套存在的问题第54-55页
   ·产业消费市场第55-59页
     ·消费需求第56-57页
     ·产业生命周期第57-59页
   ·政府政策影响第59-62页
     ·政府政策的历程第60-61页
     ·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政策诱致性第61-62页
   ·产业链不稳定因素的改善第62-68页
     ·产业组织资源依赖性难题的解决第62-64页
     ·解决产业配套问题的对策第64-65页
     ·产业市场完善第65-66页
     ·政府政策转向第66-68页
4. 单链条稳定:基于共生为核心的产业链构建第68-82页
   ·共生思想导入产业链第68-73页
     ·共生思想简介第68-70页
     ·产业链中共生思想的引入第70-73页
   ·并联可选择的产业链共生模式构建第73-77页
     ·产业链条串联耦合和并联耦合机制的比较第73-75页
     ·可选择并联耦合机制在产业链条中的运用第75-77页
   ·实例分析:电力产业链条构建第77-81页
     ·电力产业链现状第77-79页
     ·并联耦合机制下的电力产业链构建第79-81页
   ·产业链条构建的启示第81-82页
5. 相同产业的多链条稳定:产业链条的竞争与空间分布第82-105页
   ·产业在非专业化区域出现的解释第82-88页
     ·企业边界理论回顾第82-84页
     ·基于企业边界理论的区域产业分布第84-88页
     ·进一步解释第88页
   ·区域间产业链的竞争第88-99页
     ·产业链竞争的本质第89-90页
     ·区域产业链竞争的不同模式第90-99页
   ·实例分析:信息产业链竞争第99-103页
     ·信息产业发展特征第99-100页
     ·基于产业链竞争视角对区域间信息产业发展差异的解读第100-102页
     ·我国信息产业链的发展策略第102-103页
   ·区域产业链构建第103-105页
6. 不同产业的多链条稳定:区域产业间互动演进第105-126页
   ·互动视角下的产业关系第105-109页
     ·互动思想介绍第105-106页
     ·经济学中互动思想的引入和运用第106-107页
     ·产业间的互动第107-109页
   ·区域产业间互动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09-112页
     ·区域发展水平与技术知识的结构性第110页
     ·区域要素的流动性第110-111页
     ·区域产业体系完备性第111页
     ·社会文化环境第111-112页
     ·政府作用第112页
   ·稳定的区域产业互动关系的演进机理第112-119页
     ·区域产业互动的演进模式第112-113页
     ·产业互动机理推演第113-119页
   ·实例分析:我国城乡统筹中的产业互动关系第119-124页
     ·我国城乡产业关系现状第119-120页
     ·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关系构建第120-124页
   ·稳定的区域产业互动关系构建第124-126页
7. 产业链演化:深化与融合第126-162页
   ·分工与产业链深化第126-134页
     ·分工理论综述第126-131页
     ·分工在产业链演进中的作用第131-132页
     ·产业链深化:专业化分工机制的协调第132-134页
   ·分工的限制性因素与产业链融合第134-157页
     ·分工的限制性因素与融合第134-140页
     ·产业融合概述第140-148页
     ·产业融合的表现形式及演进第148-151页
     ·产业融合演化模型构建与证明:基于系统论的视角第151-157页
   ·促进产业链演化的措施第157-162页
     ·促进产业链深化的措施第157-159页
     ·促进产业融合的措施第159-162页
8. 结论与启示第162-165页
   ·主要结论第162-163页
   ·对产业实践的启示第163-164页
   ·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第164-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74页
后记第174-175页
致谢第175-177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验消费论纲
下一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垄断寡占市场结构及其效率、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