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7页 |
1. 绪论 | 第17-36页 |
·从“体验经济”到“体验消费” | 第17-21页 |
·体验消费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21-22页 |
·体验消费研究综述 | 第22-29页 |
·消费体验研究的主要阶段和基本内容 | 第22-26页 |
·体验消费研究的主要方面 | 第26-29页 |
·体验消费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29-36页 |
·研究视角 | 第29-31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31-3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33-36页 |
2. 体验消费内涵和特征分析 | 第36-63页 |
·体验内涵的多学科视角 | 第36-40页 |
·体验的内涵和本质属性 | 第40-49页 |
·体验的内涵 | 第40-43页 |
·体验及体验消费的本质属性 | 第43-47页 |
·体验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 第47-49页 |
·体验消费及其基本特征 | 第49-57页 |
·体验消费的内涵和三要素 | 第49-51页 |
·体验消费的基本特征 | 第51-57页 |
·体验消费六辨 | 第57-63页 |
3. 体验消费需要分析 | 第63-92页 |
·体验消费需要及其基本特征 | 第63-73页 |
·体验消费需要的特殊性 | 第63-65页 |
·体验消费需要的层次性 | 第65-68页 |
·体验消费需要的基本特征 | 第68-73页 |
·体验消费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 第73-77页 |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 第73-75页 |
·有利于丰富生活,探索未知 | 第75-76页 |
·有利于发展兴趣爱好,释放情感和压力 | 第76-77页 |
·体验消费需要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77-82页 |
·城乡居民生活显著改善 | 第77-78页 |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第78-79页 |
·国际性交流融合日趋加强 | 第79-80页 |
·闲暇时间增加 | 第80页 |
·消费需要层次性上升 | 第80-82页 |
·体验消费需要的主要满足方式 | 第82-92页 |
·体验消费者的主要类型 | 第82-84页 |
·满足体验消费需要的主要方式 | 第84-92页 |
4. 体验消费对象分析 | 第92-132页 |
·体验消费对象辨析 | 第92-96页 |
·体验的经济提供物说及其主要内容 | 第92-94页 |
·体验消费的对象是体验品而不是体验 | 第94-96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主要类型 | 第96-111页 |
·体验式自然景观 | 第97-98页 |
·体验式人文景观 | 第98-101页 |
·体验式民俗文化 | 第101-103页 |
·体验式产品 | 第103-104页 |
·体验式服务 | 第104-106页 |
·体验式电脑网络 | 第106-108页 |
·体验式主题项目活动 | 第108-110页 |
·体验场 | 第110-111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主要特性 | 第111-121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自然性 | 第112-113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历史性 | 第113-114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异域性 | 第114-118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文化性 | 第118-119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科技性 | 第119-120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新潮时尚性 | 第120-121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生产供给原则 | 第121-132页 |
·体验消费与体验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 | 第121-123页 |
·体验消费对象的生产供给原则 | 第123-132页 |
5. 体验消费价值和满意度分析 | 第132-156页 |
·客户价值理论回顾比较 | 第132-134页 |
·体验消费价值分析 | 第134-143页 |
·体验消费价值的内涵 | 第134-135页 |
·体验消费总效用分析 | 第135-142页 |
·体验消费总成本分析 | 第142-143页 |
·顾客满意理论回顾比较 | 第143-145页 |
·体验消费满意度分析 | 第145-153页 |
·体验消费满意度的内涵 | 第145-146页 |
·体验消费满意度的决定分析 | 第146-148页 |
·体验消费满意度的变动分析 | 第148-153页 |
·体验消费价值与满意度综合分析 | 第153-156页 |
6. 体验消费伦理和发展分析 | 第156-175页 |
·体验消费伦理道德分析 | 第156-159页 |
·体验消费的主要误区 | 第159-165页 |
·文明、健康、科学的体验消费的发展对策 | 第165-173页 |
·端正价值导向,用先进文化引导体验消费健康发展 | 第165-167页 |
·不断提高高层次的富有文化内涵的体验消费的比重 | 第167-168页 |
·加强消费教育,培养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文化的消费者 | 第168页 |
·加强法制建设,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培育优良的体验消费环境 | 第168-170页 |
·加强对体验消费的社会调控 | 第170-171页 |
·生产和提供健康优秀的体验品 | 第171-172页 |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 第172-173页 |
·体验消费发展趋势展望 | 第173-175页 |
结束语 | 第175-17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77-185页 |
致谢 | 第185-18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87-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