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34页 |
第一节 水母的生物学特征 | 第10-16页 |
第二节 水母毒素的研究进展 | 第16-28页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第二章 水母的刺丝囊及刺丝囊毒素的提取 | 第34-53页 |
第一节 水母刺丝囊的显微镜及电镜观察 | 第34-42页 |
第二节 水母刺丝囊毒素的提取 | 第42-5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三章 水母刺丝囊毒素溶血活性研究 | 第53-92页 |
第一节 霞水母刺丝囊毒素溶血活性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1页 |
第二节 霞水母刺丝囊中所含金属离子的分析及金属离子对溶血活性的影响 | 第61-67页 |
第三节 霞水母刺丝囊毒素溶血活性的稳定性研究 | 第67-76页 |
第四节 三种水母刺丝囊提取毒素和触手提取毒素的溶血活性对比 | 第76-86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第四章 霞水母刺丝囊毒素的毒性研究 | 第92-111页 |
第一节 霞水母刺丝囊毒素对草鱼的毒力测定及理化性质 | 第92-101页 |
第二节 霞水母刺丝囊毒素致死毒性成分的分析 | 第101-109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或待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