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 批判 重构--陶东风文化研究论析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论 | 第9-12页 |
本论 | 第12-51页 |
一、陶东风文化研究的学术背景 | 第12-14页 |
(一) 文化研究在西方的兴起与发展 | 第12-13页 |
(二) 文化研究在中国的传播 | 第13-14页 |
二、陶东风文化研究的主要贡献 | 第14-49页 |
(一) 对大众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的辩析 | 第14-28页 |
1. 对文化和大众文化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4-20页 |
2. 对大众文化特征和意义的梳理 | 第20-22页 |
3. 对文化研究与中国语境结合的必要性的主张 | 第22-28页 |
(二) 对大众文化研究范式的阐释 | 第28-42页 |
1. 批判理论范式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 第28-35页 |
2. 现代化理论范式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 第35-40页 |
3. “新左派”理论范式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 | 第40-42页 |
(三)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探讨 | 第42-49页 |
1. 对西方学者相关论述的借鉴 | 第43-44页 |
2. 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分析 | 第44-49页 |
三、陶东风文化研究的特色 | 第49-51页 |
(一)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 第49-50页 |
(二)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 第50-51页 |
余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