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1. 资源型地区 | 第10页 |
2. 金融结构优化 | 第10-11页 |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2.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一、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优化理论的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一)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理论国外文献回顾 | 第14-17页 |
1. 理论研究 | 第14-17页 |
2. 实证研究 | 第17页 |
(二) 金融发展、金融结构理论国内文献回顾 | 第17-20页 |
1. 理论研究 | 第17-19页 |
2. 实证研究 | 第19-20页 |
(三) 金融结构优化理论 | 第20-23页 |
1. 金融结构优化理论 | 第20-21页 |
2. 金融结构优化的一般特征 | 第21-23页 |
二、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状况 | 第23-32页 |
(一) 内蒙古地区煤炭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状况 | 第23-25页 |
(二) 内蒙古地区金融工具结构概况 | 第25-27页 |
(三) 内蒙古地区金融机构结构概况 | 第27-29页 |
(四) 内蒙古地区新增贷款行业投向 | 第29-30页 |
(五) 内蒙古地区金融结构的特点 | 第30-32页 |
三、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 第32-42页 |
(一)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对金融结构的要求 | 第32-34页 |
(二) 资源型地区金融结构优化的判定标准 | 第34-38页 |
1. 投融资功能 | 第34-36页 |
2. 宏观引导功能 | 第36-38页 |
(三) 资源型地区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8-42页 |
四、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 第42-48页 |
(一) 内蒙古经济增长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二) 内蒙古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 | 第44-47页 |
1. 第一阶段:1978年—1998年 | 第44-46页 |
2. 第二阶段:1999年—2007年 | 第46-47页 |
(三) 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五、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48-54页 |
(一) 对内蒙古地区经济与金融结构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 第48-49页 |
1. 金融发展应该有利于产业转型 | 第48页 |
2. 能源产业拉动经济发展,金融发展滞后 | 第48-49页 |
3. 优化金融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 第49页 |
(二) 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机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49-54页 |
1. 深化金融体系改革 | 第49-51页 |
2. 发展和完善政策性金融 | 第51-52页 |
3. 发展和完善能源、矿产期货市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