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保险资金运用的基础理论 | 第10-14页 |
(一) 保险资金运用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保险资金运用的原则 | 第11-14页 |
1. 安全性原则 | 第12页 |
2. 合法性原则 | 第12页 |
3. 收益性原则 | 第12页 |
4. 多样性原则 | 第12-13页 |
5. 流动性原则 | 第13页 |
6. 社会性原则 | 第13-14页 |
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 第14-17页 |
(一)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二) 国外关于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法律规定及其借鉴 | 第14-15页 |
(三) 完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建议 | 第15-17页 |
1. 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 | 第15页 |
2. 加强中央银行的监管力度,为保险公司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 第15-16页 |
3. 逐步建立独立的保险监管机构和保险评估机构,加强保险行业自律 | 第16页 |
4. 建立和发展保险代理公司,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 第16-17页 |
三、保险资金运用中比例监管问题及其法律完善 | 第17-21页 |
(一) 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内容及其意义 | 第17页 |
(二)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法律的完善 | 第17-21页 |
1. 微观方面 | 第17-18页 |
2. 宏观方面 | 第18-21页 |
四、保险资金运用偿付能力及其法律完善 | 第21-26页 |
(一) 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的核心 | 第21页 |
(二) 我国保险法规定的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 | 第21-22页 |
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确定的可分配利润 | 第21页 |
2.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确定的剩余综合收益 | 第21-22页 |
(三) 对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偿付能力监管改进的建议 | 第22-26页 |
1. 要求保险公司报送真实的业务数据 | 第22页 |
2. 建立一个科学的监管信息系统是做好偿付能力监管的依据 | 第22-23页 |
3. 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及监管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是做好偿付能力监管的重要手段 | 第23-24页 |
4. 对国有独资保险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 | 第24-26页 |
五、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 | 第26-34页 |
(一) 细化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规范 | 第26-28页 |
(二) 完善保险投资工具和投资法规 | 第28-31页 |
1. 完善投资工具 | 第28-29页 |
2. 完善涉及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法规 | 第29页 |
3. 确认和保护保险投资主体在保险投资方式上有一定的选择权 | 第29页 |
4. 定期进行保险资金运用的专项检查 | 第29-31页 |
(三) 对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实行不同的法律监管原则 | 第31-32页 |
1. 区别寿险和非寿险两类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对资金运用进行分类管理 | 第31页 |
2. 区别传统产品与投资类产品,对两类不同产品实行不同监管原则 | 第31页 |
3. 区分保险资金来源,对不同来源资金监管要区别对待 | 第31-32页 |
(四) 完善对违法运用资金行为的处理 | 第32-34页 |
1. 限期改正权限 | 第32页 |
2. 违法运用的资金处置 | 第32页 |
3. 相关人员承担的责任 | 第32页 |
4. 健全监管的法律体系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注释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