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TCP/IP 协议栈在嵌入式领域的发展 | 第10-11页 |
·几种开源TCP/IP 协议栈的比较 | 第11-12页 |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框架 | 第12-13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 | 第12页 |
·本文的框架 | 第12-13页 |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LwIP 协议栈的介绍 | 第14-22页 |
·LwIP 协议栈的框架 | 第14-15页 |
·LwIP 协议栈的实现方法 | 第15-16页 |
·LwIP 协议栈的进程模型 | 第16页 |
·LwIP 协议栈的内存管理 | 第16-21页 |
·嵌入式TCP/IP 协议栈对内存管理的要求 | 第16-17页 |
·LwIP 协议栈中pbuf 介绍 | 第17页 |
·LwIP 内存管理的实现 | 第17-21页 |
·LwIP 协议栈的接口设计 | 第21页 |
·应用程序接口 | 第21页 |
·底层网络的接口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μC/OS-II 的特点以及在MCF52235 上的移植 | 第22-33页 |
·μC/OS-II 操作系统的介绍 | 第22页 |
·硬件平台华恒MCF52235EVB | 第22-24页 |
·硬件抽象层的实现 | 第24-25页 |
·μC/OS-II 在MCF52235 平台上的移植 | 第25-32页 |
·OS_CPU.H | 第26-28页 |
·OS_CPU_C.C | 第28-30页 |
·OS_CPU_A.ASM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LwIP 在μC/OS-II 平台上的移植 | 第33-53页 |
·操作系统模拟层的移植 | 第33-38页 |
·准备工作 | 第33页 |
·信号量与邮箱操作函数的实现 | 第33-36页 |
·线程与超时函数的实现 | 第36-37页 |
·临界保护函数的实现 | 第37-38页 |
·LwIP 底层接口的初始化 | 第38-52页 |
·LwIP 的初始化流程 | 第38-40页 |
·抽象层网络设备的初始化 | 第40-44页 |
·快速以太网控制器的初始化 | 第44-51页 |
·数据接收线程与发送线程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LwIP 的串口-以太网转换器的实现 | 第53-66页 |
·嵌入式Web server 的设计 | 第53-60页 |
·HTTP 协议的介绍 | 第54页 |
·通用网关接口CGI | 第54-55页 |
·嵌入式Web server 的实现 | 第55-60页 |
·串口-以太网协议转换器的设计 | 第60-65页 |
·UART 驱动的编写 | 第60-62页 |
·转换器软件设计 | 第62-64页 |
·转换器在线配置功能的实现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LwIP 移植后的性能测试 | 第66-75页 |
·μC/OS-II 移植测试 | 第66-68页 |
·LwIP 移植到μC/OS-II 平台后的性能测试 | 第68-70页 |
·基于LwIP 的串口以太网协议转换器的性能测试 | 第70-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总结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