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6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7-21页 |
(一) 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 | 第17页 |
(二) 国内外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 | 第17-19页 |
(三) 国内外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 | 第19页 |
(四) 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简评 | 第19-21页 |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支撑 | 第23-29页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第23-25页 |
(一) 乡村旅游 | 第23-24页 |
(二) 社区及乡村旅游社区 | 第24页 |
(三) 社区参与旅游 | 第24-25页 |
二、理论支撑体系 | 第25-29页 |
(一) 旅游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二) 乡村旅游发展理论 | 第26-27页 |
(三)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7页 |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比较 | 第29-41页 |
一、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意义 | 第29-32页 |
(一) 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 第29页 |
(二)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 第29-30页 |
(三) 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30页 |
(四) 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第30-31页 |
(五) 完善落实旅游发展规划 | 第31页 |
(六) 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与文化的保护 | 第31-32页 |
(七)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第32页 |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模式比较 | 第32-36页 |
(一) “农户+农户”模式 | 第33页 |
(二) “企业+农户”模式 | 第33页 |
(三) “企业+社区+农户”模式 | 第33-34页 |
(四) “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模式 | 第34页 |
(五) “政府+企业+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 第34页 |
(六) “政府+旅行社十企业+社区居民”模式 | 第34-35页 |
(七) “股份合作制”模式 | 第35页 |
(八) “政府十农户”模式 | 第35-36页 |
三、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机制分析 | 第36-38页 |
(一) 共生机制 | 第36-37页 |
(二) 经济利益补偿机制 | 第37页 |
(三) 股份合作机制 | 第37-38页 |
四、制约我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因素分析 | 第38-41页 |
(一) 社区居民文化水平有限 | 第38页 |
(二) 乡村社区居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 第38-39页 |
(三) 社区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淡薄 | 第39页 |
(四) 对资源使用权存在矛盾认识 | 第39页 |
(五) 乡村旅游特点的限制 | 第39-40页 |
(六) 各种利益者之间的伙伴关系很难建立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昆明市团结镇 | 第41-58页 |
一、团结镇概况介绍 | 第41-44页 |
(一) 团结镇基本概况介绍 | 第41页 |
(二) 团结镇乡村旅游资源概况介绍 | 第41-42页 |
(三) 团结镇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介绍 | 第42-44页 |
二、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 | 第44-48页 |
(一)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决策情况分析 | 第44-45页 |
(二)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情况分析 | 第45页 |
(三)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收益分配情况分析 | 第45-46页 |
(四)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及环境保护情况分析 | 第46-47页 |
(五)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态度分析 | 第47页 |
(六) 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三、影响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分析 | 第48-49页 |
(一) 文化因素 | 第48页 |
(二) 经济因素 | 第48-49页 |
(三) 区位因素 | 第49页 |
(四) 激励因素 | 第49页 |
四、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选择 | 第49-51页 |
五、团结镇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原则 | 第51页 |
六、团结镇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再造 | 第51-58页 |
(一) 政府驱动机制 | 第52页 |
(二) 激励机制 | 第52-54页 |
(三) 人才培养机制 | 第54-55页 |
(四) 参与评价机制 | 第55-56页 |
(五) 健全法律法规和监控机制 | 第56页 |
(六) 社区参与保护机制 | 第56-5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8-60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8页 |
二、论文创新之处 | 第58页 |
三、本文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1 | 第64-66页 |
团结镇景区服务人员问卷调查表 | 第64-66页 |
附录2 | 第66-68页 |
团结镇社区居民问卷调查表 | 第66-68页 |
附录3 | 第68-71页 |
团结镇农家乐户问卷调查表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