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

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研究--以昆明市团结镇为例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一、研究背景第14-16页
 二、研究意义第16-17页
  (一) 理论意义第16页
  (二) 现实意义第16-17页
 三、研究综述第17-21页
  (一) 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第17页
  (二) 国内外对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第17-19页
  (三) 国内外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研究第19页
  (四) 国内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简评第19-21页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1-23页
  (一) 研究方法第21-22页
  (二) 技术路线第22-23页
第二章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支撑第23-29页
 一、相关概念阐释第23-25页
  (一) 乡村旅游第23-24页
  (二) 社区及乡村旅游社区第24页
  (三) 社区参与旅游第24-25页
 二、理论支撑体系第25-29页
  (一) 旅游发展理论第25-26页
  (二) 乡村旅游发展理论第26-27页
  (三) 福利经济学理论第27页
  (四)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7-29页
第三章 理论分析和社区参与模式与机制比较第29-41页
 一、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意义第29-32页
  (一) 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第29页
  (二)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第29-30页
  (三) 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第30页
  (四) 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第30-31页
  (五) 完善落实旅游发展规划第31页
  (六) 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与文化的保护第31-32页
  (七) 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第32页
 二、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模式比较第32-36页
  (一) “农户+农户”模式第33页
  (二) “企业+农户”模式第33页
  (三) “企业+社区+农户”模式第33-34页
  (四) “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居民”模式第34页
  (五) “政府+企业+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第34页
  (六) “政府+旅行社十企业+社区居民”模式第34-35页
  (七) “股份合作制”模式第35页
  (八) “政府十农户”模式第35-36页
 三、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机制分析第36-38页
  (一) 共生机制第36-37页
  (二) 经济利益补偿机制第37页
  (三) 股份合作机制第37-38页
 四、制约我国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因素分析第38-41页
  (一) 社区居民文化水平有限第38页
  (二) 乡村社区居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第38-39页
  (三) 社区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淡薄第39页
  (四) 对资源使用权存在矛盾认识第39页
  (五) 乡村旅游特点的限制第39-40页
  (六) 各种利益者之间的伙伴关系很难建立第40-41页
第四章 实证研究-----昆明市团结镇第41-58页
 一、团结镇概况介绍第41-44页
  (一) 团结镇基本概况介绍第41页
  (二) 团结镇乡村旅游资源概况介绍第41-42页
  (三) 团结镇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介绍第42-44页
 二、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现状分析第44-48页
  (一)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决策情况分析第44-45页
  (二)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情况分析第45页
  (三)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收益分配情况分析第45-46页
  (四)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及环境保护情况分析第46-47页
  (五)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态度分析第47页
  (六) 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综合评价第47-48页
 三、影响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分析第48-49页
  (一) 文化因素第48页
  (二) 经济因素第48-49页
  (三) 区位因素第49页
  (四) 激励因素第49页
 四、团结镇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选择第49-51页
 五、团结镇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原则第51页
 六、团结镇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机制再造第51-58页
  (一) 政府驱动机制第52页
  (二) 激励机制第52-54页
  (三) 人才培养机制第54-55页
  (四) 参与评价机制第55-56页
  (五) 健全法律法规和监控机制第56页
  (六) 社区参与保护机制第56-58页
第五章 结论第58-60页
 一、研究结论第58页
 二、论文创新之处第58页
 三、本文有待研究的问题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1第64-66页
 团结镇景区服务人员问卷调查表第64-66页
附录2第66-68页
 团结镇社区居民问卷调查表第66-68页
附录3第68-71页
 团结镇农家乐户问卷调查表第68-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泊型旅游生态社区建设--以抚仙湖为例
下一篇:从薪酬福利角度,对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与浅思--以潍柴集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