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绪论 | 第13-17页 |
第1章 历史背景的概述 | 第17-31页 |
·中国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 | 第17-18页 |
·德国发达的军事工业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 | 第18-20页 |
·中德关系的良好历史传统 | 第20-21页 |
·德国军事技术顾问的引进 | 第21-23页 |
·德国大型军火工业与在华德国洋行的参与 | 第23-25页 |
·具有德国教育背景的兵工人才的加入 | 第25-31页 |
第2章 德国对国民政府枪炮工业发展的贡献 | 第31-57页 |
·中国近代枪炮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31-32页 |
·军事技术研究机构的设立 | 第32-40页 |
·理化研究所 | 第32-33页 |
·弹道研究所 | 第33-36页 |
·白水桥精密研究所 | 第36-40页 |
·株洲兵工厂的创建 | 第40-49页 |
·建厂的提出与筹备 | 第40-41页 |
·各分厂的建立 | 第41-47页 |
·技术人员的派遣 | 第47-48页 |
·在重庆时期的重建与生产 | 第48-49页 |
·原有兵工厂的整理扩充与德国武器的仿制 | 第49-57页 |
·原有兵工厂的整理扩充 | 第49-50页 |
·德国武器的仿制 | 第50-57页 |
第3章 德国对地方政府枪炮工业发展的影响 | 第57-79页 |
·广东近代枪炮工业 | 第57-73页 |
·石井兵工厂 | 第57-59页 |
·广东潖江炮厂 | 第59-73页 |
·山西兵工厂 | 第73-75页 |
·东三省兵工厂 | 第75-79页 |
第4章 德国对中国近代火药工业发展的作用 | 第79-93页 |
·中国近代火药兵工厂的建立与发展 | 第79-81页 |
·汉阳火药厂 | 第81-87页 |
·山西火药厂 | 第87-89页 |
·东三省兵工厂火药厂 | 第89-90页 |
·火药的生产与制造 | 第90-93页 |
第5章 德国对中国近代军用化学工业兴起的推动 | 第93-107页 |
·中国近代军用化学工业兴起的历史背景 | 第93-96页 |
·中国近代军用化学武器的早期研究 | 第96-97页 |
·应用化学研究所的建立 | 第97-100页 |
·中国近代军用防毒面具工业的兴起 | 第100-106页 |
·巩县防毒面具厂的兴建 | 第100-101页 |
·广东防毒面具厂的建立 | 第101-102页 |
·军用防毒面具的仿制 | 第102-106页 |
·中国近代军用化学工业的兴起 | 第106-107页 |
第6章 德国对中国近代军用光学工业兴起的支持 | 第107-119页 |
·中国近代军用光学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07-109页 |
·中国近代军用光学工业的建立 | 第109-115页 |
·军用光学仪器制造厂的提出 | 第109-110页 |
·光学修理厂的创建 | 第110-111页 |
·光学技术专业人员的培训 | 第111-113页 |
·测远镜工场的设立 | 第113-115页 |
·中国近代军用光学仪器的仿制 | 第115-119页 |
·第一具军用望远镜的仿制 | 第115-116页 |
·其他军用光学仪器的仿制 | 第116-119页 |
第7章 德国对中国近代航空事业发展的影响 | 第119-133页 |
·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早期发展 | 第119-120页 |
·德国顾问与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 第120-124页 |
·德国容克斯公司与中国航空机身及发动机制造厂的筹划 | 第124-127页 |
·德国同意、美等国在华航空领域竞争的失败 | 第127-129页 |
·德国同意、美在华航空领域竞争失败原因初探 | 第129-133页 |
·德国总顾问佛采尔将军同南京政府官员之间的矛盾 | 第129-130页 |
·蒋介石对德国空军实力先入为主的成见 | 第130页 |
·受留美人员,尤其是留美人士宋美龄的影响 | 第130-131页 |
·意大利人给予中国的优惠政策 | 第131-133页 |
第8章 总结 | 第133-149页 |
·德国对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兵工事业发展的作用及其影响 | 第133-135页 |
·中国兵工事业未能通过德国的帮助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原因探讨 | 第135-148页 |
·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 第136-140页 |
·资金缺乏 | 第140-141页 |
·政府官员贪污腐败 | 第141-142页 |
·国民政府缺乏独立意识 | 第142-143页 |
·国内外政治环境不稳定 | 第143-145页 |
·德国追求利润本性 | 第145-147页 |
·其他一些制约因素 | 第147-148页 |
·一点启示 | 第148-149页 |
附表1 德国军事顾问团之兵工顾问列表(1928—1949) | 第149-155页 |
附表2 南京国民政府兵工领域内重要的留德学人列表 | 第155-161页 |
附表3 南京国民政府兵工领域内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四位最主要人员简表 | 第161-163页 |
附表4 仿制德国主要武器列表(1840—1949) | 第163-16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65-173页 |
致谢 | 第173-17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