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国内外关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 | 第9-14页 |
·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政策依据 | 第10-11页 |
·我国关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探讨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创新观点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创新观点 | 第15页 |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2.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16-24页 |
·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6-19页 |
·国有资产的内涵和分类 | 第16-17页 |
·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和要素 | 第17-19页 |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依据 | 第19-24页 |
·与政府层面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与企业层面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3.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与现状 | 第24-33页 |
·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历史回顾 | 第24-28页 |
·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历史背景概述 | 第24-25页 |
·新中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 | 第25-26页 |
·改革开放后的地方国有资产管理 | 第26-28页 |
·我国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比较 | 第28-33页 |
·国内地方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模式 | 第28-31页 |
·国内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比较选择 | 第31-33页 |
4.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 | 第33-44页 |
·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史回顾 | 第33-34页 |
·初步探索(1988年—1993年) | 第33页 |
·"国家统一所有,地方分级管理"(1993年—2002年) | 第33-34页 |
·"国家所有,分级代表"(2003年至今) | 第34页 |
·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现状 | 第34-37页 |
·总体状况 | 第34-37页 |
·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第37页 |
·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第37-41页 |
·中间层公司 | 第38-39页 |
·新发展: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 | 第39-40页 |
·"北京模式"的突破 | 第40-41页 |
·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41-44页 |
·市国资委 | 第41-42页 |
·国有控股公司 | 第42页 |
·国有企业 | 第42-44页 |
5.国外主要国家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借鉴 | 第44-53页 |
·国外主要国家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综述 | 第44-45页 |
·若干国家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 第45-49页 |
·美国 | 第45页 |
·日本 | 第45-46页 |
·新加坡 | 第46-47页 |
·前苏联模式 | 第47-49页 |
·国外国有资产管理经验借鉴 | 第49-53页 |
·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产权关系 | 第49-50页 |
·对国有经济分类管理 | 第50页 |
·明确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能,加强国有资产立法管理 | 第50-51页 |
·选择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 | 第51-53页 |
6.加强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建议 | 第53-59页 |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 第53页 |
·明确并完善各层级的功能 | 第53-57页 |
·市国资委 | 第53-55页 |
·国有控股公司 | 第55-56页 |
·正确处理好市国资委与国有控股公司之间的关系 | 第56页 |
·国有企业 | 第56-57页 |
·明确改革走向,加快产权多元化进程 | 第57页 |
·制定相出关配套政策 | 第57-58页 |
·制定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 第57-58页 |
·建立国有资本营运的绩效评价体系 | 第58页 |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 第58页 |
·坚持并完善外派监事制度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