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瘤矮病毒P3与Pns9互作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19页
 1 水稻瘤矮病毒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水稻瘤矮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第12页
   ·水稻瘤矮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第12-14页
   ·水稻病毒的蛋白互作研究现状第14-15页
 2 酵母双杂交系统原理及其用途第15-17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第15-16页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主要用途第16-17页
 3 激光共聚焦技术的原理及用途第17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9-33页
 1 酵母双杂交验证 P3 蛋白与 Pns9 蛋白的互作第19-26页
   ·材料第19页
     ·实验材料第19页
     ·菌株和质粒第19页
     ·主要试剂第19页
   ·实验方法第19-26页
     ·水稻叶片总RNA 的提取第19-20页
     ·RGDV S3、S9 基因的RT-PCR 扩增第20-21页
     ·S3、S9 目的基因纯化第21页
     ·S3、S9 目的基因连接 pMD18-T 载体第21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以及转化第21-22页
     ·鉴定重组质粒第22-23页
     ·S3、S9 基因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构建第23-24页
     ·酵母双杂交检测 S3 与 S9 蛋白两两互作情况第24-26页
 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验证 S3 与 S9 蛋白互作第26-29页
   ·材料第26页
     ·注射烟草第26页
     ·菌株和质粒第26页
     ·主要试剂第26页
   ·方法第26-29页
     ·S3、S9 基因PCR 扩增和检测回收第26页
     ·YGFP-S9 基因的克隆并鉴定第26页
     ·Bifc 载体的构建第26-27页
     ·重组Bifc 载体转化农杆菌步骤第27-28页
     ·Bifc 载体表达情况烟草叶片中第28-29页
 3 酵母双杂交技术确定水稻瘤矮病毒 P3 与 Pns9蛋白间的互作的区域第29-31页
   ·材料第29页
     ·菌株第29页
     ·主要试剂第29页
   ·主要步骤第29-31页
     ·目的基因S3-N1,S3-N2,S3-N3 和S9-N1,S9-N2,S9-N3 的PCR 扩增第29页
     ·扩增产物S3-N1,S3-N2,S3-N3 和S9-N1,S9-N2,S9-N3 的检测和回收第29页
     ·目的基因S9-N1,S9-N2,S9-N3 的克隆载体构建第29页
     ·目的基因S3-N1,S3-N2,S3-N3 和S9-N1,S9-N2,S9-N3 构建酵母双杂交载体第29-30页
     ·S3,S3-N1,S3-N2,S3-N3 和S9,S9-N1,S9-N2,S9-N3 蛋白自激活的活性检测第30页
     ·酵母双杂交来寻找P3 与Pns9 蛋白互作区域第30-31页
 4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水稻瘤矮病毒 P3 蛋白与水稻互作的蛋白第31-33页
   ·实验材料第31页
   ·菌株和主要试剂第31页
   ·实验方法第31-32页
     ·制备筛选水稻文库的酵母感受态细胞第31页
     ·转化反应步骤第31-32页
     ·提取酵母双杂系统阳性克隆酵母质粒第32页
     ·酵母质粒DNA 电转化大肠杆菌第32页
     ·提取水稻总RNA,引物扩增酵母双杂合系统筛选的阳性克隆第32页
     ·构建Bifc 载体验证筛选的阳性克隆第32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33-50页
 1 酵母双杂交验证P3 蛋白与Pns9 蛋白的互作第33-37页
   ·RGDV S3、S9 基因RT-PCR 扩增第33页
   ·S3、S9 基因重组克隆载体的PCR,酶切鉴定第33-34页
   ·S3、S9 基因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35页
   ·S3 和S9 自激活作用的检测第35-36页
   ·检测S3 与S9 蛋白在酵母中两两互作情况第36-37页
 2 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进一步验证S3 与S9 蛋白互作第37-41页
   ·S3、S9 基因PCR 扩增和检测回收第37页
   ·鉴定和YGFP-S9 基因的克隆第37-38页
   ·Bifc 载体的构建第38-39页
   ·目的基因S3 和S9 在烟草悬浮细胞中的表达及观察第39-41页
 3 RGDV S3 与S9 互作区域的确定第41-47页
   ·S3 与S9 基因的PCR 扩增获突变体第41-42页
   ·S9-N1、S9-N2、S9-N3 突变体基因的克隆第42页
   ·构建S3-N1、S3-N2、S3-N3、S9-N1、S9-N2、S9-N3 突变体的酵母表达载体第42-44页
   ·S3,S3-N1,S3-N2,S3-N3 和S9,S9-N1,S9-N2,S9-N3 蛋白自激活活性检测结果第44-46页
   ·S3 与S9 互作区间第46-47页
 4 酵母双杂交筛选水稻瘤矮病毒P3 蛋白与水稻文库cDNA 互作的蛋白第47-50页
   ·筛选出水稻瘤矮病毒P3 蛋白与水稻文库cDNA 互作的蛋白ASP第47-48页
   ·提取水稻总RNA,引物扩增目的片段水稻基因第48-49页
   ·构建筛选的水稻基因的重组 Bifc 载体第49页
   ·激光共聚焦观察 ASP 蛋白与 P3 蛋白互作结果第49-50页
第四章 问题与讨论第50-54页
 1 酵母双杂交技术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验证 P3 与 Pns9 蛋白的互作第50-51页
 2 酵母双杂交技术确定水稻瘤矮病毒 P3 与 Pns9 蛋白互作的活性部位第51-52页
 3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水稻瘤矮病毒 P3 蛋白与水稻蛋白互作第52-54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4-55页
攻硕期间发表及(拟)投稿的文章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2页
附录和附表第62页
附录一 本研究所用的试剂与溶液的配制第62-64页
附录二 本研究所用试剂与溶液的配制第64-65页
附录三 缩写词和专业词解释第65-67页
附录四 分析 RGDV P3 和 Pns9 蛋白结构域设计相应的突变体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瘤矮病毒P3蛋白自身及P2蛋白与水稻PC1和PC3蛋白间的互作
下一篇:蝴蝶兰叶基腐病病原鉴定及其防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