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1-15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四、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的相关理论 | 第17-21页 |
一、少数民族农民工及其权益的概念 | 第17-18页 |
(一) 少数民族农民工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的概念 | 第18页 |
二、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保护的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一) "文化市场"理论 | 第18-19页 |
(二) 多元文化理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济南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特点 | 第21-25页 |
一、济南市民族工作特点 | 第21-22页 |
(一) 济南市有大量就近务工的少数民族农民工 | 第21页 |
(二) 济南市有大量外来少数民族农民工 | 第21页 |
(三) 济南市有为少数民族农民工服务的便利设施和相关制度 | 第21页 |
(四) 济南市的民族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 第21-22页 |
二、济南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特点 | 第22-25页 |
(一) 劳务输出地特点 | 第22-23页 |
(二) 行业分布特点 | 第23-24页 |
(三) 性别及年龄特点 | 第24页 |
(四) 文化程度特点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济南市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分析 | 第25-38页 |
一、政治权益保障现状 | 第25-28页 |
(一) 政治权益的概念 | 第25页 |
(二) 我国法律对少数民族农民工政治权益的规定 | 第25-26页 |
(三) 济南市少数民族农民工政治权益保障情况 | 第26-28页 |
二、劳动权益保障现状 | 第28-32页 |
(一) 就业情况 | 第28页 |
(二) 劳动合同情况 | 第28-29页 |
(三) 工资情况 | 第29-32页 |
(四) 工作时间情况 | 第32页 |
三、社会权益保障现状 | 第32-34页 |
(一) 社会保障权 | 第32-34页 |
(二) 就业培训权 | 第34页 |
四、文化权益保障现状 | 第34-38页 |
(一) 生活习惯方面 | 第34-35页 |
(二) 宗教信仰方面 | 第35-36页 |
(三) 子女教育方面 | 第36-37页 |
(四) 节日娱乐方面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农民工权益保障对策 | 第38-44页 |
一、从国家机关角度分析 | 第38-40页 |
(一) 保障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参政权 | 第38页 |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38-39页 |
(三) 健全多元文化并存机制 | 第39-40页 |
(四) 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 | 第40页 |
二、从社会角度分析 | 第40-42页 |
(一) 发挥伊斯兰教协会和清真寺的作用 | 第40-41页 |
(二) 健全服务网络 | 第41页 |
(三) 发挥工会的作用 | 第41-42页 |
三、从少数民族农民工自身角度分析 | 第42-44页 |
(一) 加强维权意识 | 第42页 |
(二) 提高工作技能 | 第42-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