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型船舶主机的建模与实时仿真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第2章 ME型柴油机简介 | 第15-33页 |
| ·ME型柴油机出现的原因及发展趋势 | 第15-20页 |
| ·传统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 | 第15-16页 |
| ·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出现原因及发展趋势 | 第16-20页 |
| ·ME型柴油机的基本概念 | 第20-23页 |
| ·ME型柴油机电控系统简介 | 第23-29页 |
| ·ME型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组成 | 第23-26页 |
| ·ME型柴油机电控共轨原理 | 第26-27页 |
| ·电控共轨燃油喷射系统 | 第27-29页 |
| ·两种主流智能柴油机的比较 | 第29-33页 |
| 第3章 ME主机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33-52页 |
| ·仿真对象简介 | 第33-34页 |
| ·气缸内热力过程分析 | 第34-41页 |
| ·柴油机常用气缸模型介绍 | 第34-38页 |
| ·柴油机气缸热力过程分析 | 第38-41页 |
| ·柴油机气缸内热力过程计算 | 第41-46页 |
| ·气缸瞬时工作容积的确定 | 第42页 |
| ·燃烧过程放热规律的确定 | 第42-45页 |
| ·燃烧室周壁传热规律的确定 | 第45-46页 |
| ·进排气系统热力过程计算 | 第46-48页 |
| ·进气系统参数计算 | 第47页 |
| ·排气管内的热力过程计算 | 第47-48页 |
| ·主机共轨系统模型计算 | 第48-52页 |
| ·高压供油泵模型 | 第49-50页 |
| ·共轨管模型 | 第50-51页 |
| ·喷油器模型 | 第51-52页 |
| 第4章 软件的设计及实现 | 第52-68页 |
| ·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52-55页 |
| ·开发平台的选择 | 第52-53页 |
| ·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53-55页 |
| ·仿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55-58页 |
| ·仿真框架的设计 | 第55-56页 |
| ·工作流程设计 | 第56-57页 |
| ·仿真流程设计 | 第57-58页 |
| ·仿真软件中的数据交互 | 第58-59页 |
|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9-64页 |
| ·ME主机仿真软件登录界面 | 第59-60页 |
| ·ME主机仿真软件基本参数 | 第60-61页 |
| ·仿真结果显示界面 | 第61-62页 |
| ·不同负荷的主机气缸压力曲线 | 第62-64页 |
| ·主机典型热工故障模拟 | 第64-66页 |
| ·喷油定时过早故障模拟 | 第64-65页 |
| ·喷油定时过迟故障模拟 | 第65-66页 |
| ·仿真中关键技术总结 | 第66-68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